1974年7月,美、法兩國的調查船分別載著深海潛水器“西亞納”號、“阿基米得”號和“阿爾文”號,來到了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24千米的大西洋中脊上方的海域。7月10日,“西亞納”號載著兩名駕駛員和一名科學工作者離開母船,由兩名...[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74年7月,美、法兩國的調查船分別載著深海潛水器“西亞納”號、“阿基米得”號和“阿爾文”號,來到了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24千米的大西洋中脊上方的海域。7月10日,“西亞納”號載著兩名駕駛員和一名科學工作者離開母船,由兩名...[繼續閱讀]
19世紀90年代,人類便在沼澤地帶尋找石油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鉆探活動先是移動到湖泊、河流、河流的入???、海灣。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極為豐富,在海洋礦產資源中居首位。目前,世界深水探明油氣儲量達440億桶油當量,待...[繼續閱讀]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扔下兩枚原子彈,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核武器沖擊波、光輻射的強大威力。人類發現核技術本不是用來毀滅人類自己的。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和平利用核能得到發展,核能日益滲透到人類生活中來。特別...[繼續閱讀]
海水中鎂的含量僅次于氧和鈉,位居第三,其濃度為1290毫克/升,總量為2100億噸。鎂和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鎂合金可用來制造飛機、快艇;照明彈、鎂光燈那熾烈的光離不開鎂;堅實的高壓鍋含有鎂;鎂肥能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農...[繼續閱讀]
聽過“錳結核”這個名稱嗎?它是一種深海底礦產資源。它的外形像土豆,直徑一般在1—25厘米之間,最大的直徑1米,重幾百千克。顏色多是深棕色或土黑色,里面是層層密實的結核。因其中錳金屬含量較高(15—30%),所以叫錳結核。其實叫...[繼續閱讀]
海水運動產生的能量可轉換成電能,它同樣可以照明、開機器,是一種最廉價的電,一次投資,百年受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你立在海邊,會看到洶涌澎湃的波濤,不停地沖打著巖石,濺起千尺浪花。大海好像有著使不完的勁,日復一日...[繼續閱讀]
地球已經有40多億年的歷史,最原始的生命大約在30億年前誕生在海洋里。海洋是生命的開始,是生命的搖籃。為什么最原始的生命只能誕生在海洋里呢?第一,水是孕育生命必不可少的條件。凡是有生命的東西必有水,水是生命的重要組...[繼續閱讀]
海洋也跟陸地一樣,有很多很多植物,種類雖遠不及陸地,數量卻大大超過陸地。海里植物叫海藻,有的似馬尾,有的似彩帶;有的紅艷艷,有的金燦燦,有的綠油油;有的扎根海底,有的隨波逐流;有的身高幾百米,體重若千噸,有的卻只能在放大...[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