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當保險標的發生事故造成損失時,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或要保人,或受益人)按約給付保險金的經濟活動。對保險人來說,它是按約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的過程;對被保險人來說,它是按約享受保險權益的過程。理賠機構處理保險理...[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指當保險標的發生事故造成損失時,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或要保人,或受益人)按約給付保險金的經濟活動。對保險人來說,它是按約履行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義務的過程;對被保險人來說,它是按約享受保險權益的過程。理賠機構處理保險理...[繼續閱讀]
在秦漢時期流行的“大同”哲理中所論述的互助救濟原理,體現了我國歷史上的早期社會保險啟蒙思想。中國歷代政府設置的社倉和民辦義倉對災荒進行賑濟,則帶有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性質。長江中的船幫互助組織用分散風險辦法減輕...[繼續閱讀]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總公司設在北京。它是中國唯一的國家專營國內、國際保險和再保險業務的專業化公司,總資本金為10億人民幣。它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臺灣地區除外)和主要口岸均設有分支機構,在倫...[繼續閱讀]
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地處中國大陸東邊約145公里的海島上。因地緣關系,早在1836年就出現了海洋運輸保險(英國利物浦保險公司設立了代理處)。1895年日本奪取臺灣島后,島上的各種保險業也由日本壟斷經營??箲饎倮?臺灣成立“保...[繼續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外國的一些保險公司(或集團)紛紛來華設立聯絡處(或代表處),意在增進友好往來、溝通業務、聯絡互派人員及機構變更以及提供咨詢和服務等事宜。這些機構都不...[繼續閱讀]
各國間進行各種保險和再保險業務的交易市場。它伴隨著資本主義海外貿易的發展而產生、發展、壯大。由于保險具有對經濟波動反應較為遲緩的特點,因之盡管世界經濟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影響而不景氣,但世界保險業仍然持續...[繼續閱讀]
國際精算師協會1895年成立于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從事保險研究的國際性學術團體。自1895年召開第一次會議以后,初期基本上每3年召開一次會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除外)。該協會最初只研究人壽保險數理方面的問題...[繼續閱讀]
是西方保險理論界圍繞保險性質提出的一系列見解和主張。19世紀以來,西方各國的主要保險學說有損失補償說、損失分擔說、風險轉嫁說、經濟確保說、保險技術說、人格保險說、保險本位說等等。至今未能形成統一的看法,這些學...[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