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3C”是指將計算機、通信、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電力技術有效結合,提升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客戶服務和節能水平,實現電網發展向“智能、高效、可靠、綠色”的轉變。尖峰變電站位于廣州市蘿崗區,計劃于2012年6月30日完工,將實現變電站實時自動控制、在線分析決策、狀態檢修、智能巡檢等高級應用。
南方電網首個3C綠色示范工程開工建設
2011年11月28日,南方電網首個3C綠色示范工程——廣州110千伏尖峰變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南方電網公司建設3C綠色變電站的開始。
在建設過程中,南方電網公司還將充分考慮節地、節能、節水、節材與環境保護的要求,通過建筑外觀、設備選型和智能化設計等方面的優化調整,致力于打造一個節能環保的綠色變電站。
南網地區的水能、風能、太陽能、天然氣、核能資源較為豐富,風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和廣東地區,太陽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廣東和海南地區。目前南網地區的新能源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2010年底,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175萬千瓦,陸上風電占80%左右,主要集中在廣東省,約為136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年末,隨著風電建設南移,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可大幅提高,達到2000多萬千瓦,包括陸上風電1600多萬千瓦,海上風電100萬千瓦。
“3C綠色電網”的積極意義
南方電網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交直流混合并聯運行的特點,是國內結構最復雜,科技含量最高的電網。南網在設計3C綠色電網戰略時,就將保障電網安全運行,減少大面積停電發生作為戰略實現的總體目標之一,強調在電網建設和運營中節水、節能、節地、節材和環境保護。南方電網公司在實踐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推進智能電網戰略,在具體的項目實施過程中,該怎樣才能讓電網建設與生態環境有機融合呢?本文作者多年來一直跟蹤南方電網公司的智能電網建設,將為你解讀南方電網公司“3C綠色電網”戰略的前世今生。
由于南方區域電力資源和負荷分布極不均衡,只有通過大容量、遠距離輸電,才能達到有限資源的最佳利用。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之一,西電東送大通道成為南網區域的主干網架將五省區電網緊緊相連,已經形成“八交五直”(500千伏天廣、云廣交流各兩回,貴廣交流四回;±500千伏天廣直流、三廣直流各一回,貴廣直流兩回;±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一回)13條500千伏及以上的電力輸送大通道,每條都在1000公里及以上,最大輸送能力超過2400萬千瓦,呈現出交直流混合、并聯運行的特點。
南方電網遠距離、大容量、超高壓輸電,交直流混合運行,是國內結構最復雜、聯系最緊密、科技含量最高的電網。而保障交直流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減少大面積停電發生是南方電網中長期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也是建設3C綠色電網的總體目標之一。
隨著南網區域負荷中心,珠三角地區的電網結構日趨緊密,短路電流水平迅速增大將嚴重威脅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如何有效限制短路電流,是電網運行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而且,近年來,南網區域新能源發展迅速,解決新能源并網與消納,推動新能源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亦是南方電網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建設清潔、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電網已成為南方電網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