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標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目標是成為國內、國際環境類權益的價值發現平臺和市場交易平臺。通過其先進的交易系統、廣泛的會員網絡和合作伙伴,將實現節能減排領域的資源優化,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環境治理的效率。環交所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己任,通過金融創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8月5日上午,中國首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 -- 北京環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掛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球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妥善處理環境問題不僅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解決中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鍵。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到2010年,中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這些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市場機制的參與。
2市場潛力
中國環境交易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內企業信息不對稱,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相關環境權益交易產品存在嚴重的價值低估現象。北京環境交易所作為國內首家專業服務于環境權益交易的市場平臺,旨在發掘環境權益交易項目價值,推進中國環境權益交易的市場化進程。
吉林常務副市長在揭牌儀式上指出,北京環境交易所的成立,不僅是北京金融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舉措,也將成為中國環保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要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劃,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采取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方式穩步開展業務,以服務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為目標,充分調動市場化力量,將環境交易所建設成為政府部門推動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有力工具和重要平臺。
3開展工作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北京環境交易所將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部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業務方面,主要會在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交易、節能量指標交易、二氧化硫、COD 等排污權益交易以及溫室氣體減排量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發揮作用。北京環境交易所將充分發揮交易所凝聚國內外企業、中介、銀行、投行等市場主體的強大市場平臺力量,成為中國“市場化手段解決節能減排環保問題”的一塊基石。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