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歷史
成立于1849年,早期的輝瑞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化工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化學品公司,藥物作為化學品的一種也屬于公司的經營范圍之內。1861年爆發的南北戰爭給了輝瑞公司發展的機會,戰爭中輝瑞向北軍提供了大量的藥品,公司隨著戰爭的進展而迅速發展,成為美國國內較大的化學品生產企業之一。
南北戰爭之后輝瑞的主要產品是檸檬酸,直到1928年弗萊明爵士發現青霉素后,輝瑞公司開始介入抗生素的生產,并逐漸將企業的重心轉移到抗生素領域,此后,輝瑞公司對發酵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將其用于檸檬酸和青霉素的生產,現在工業界普遍認同輝瑞公司是發展發酵技術的先驅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了輝瑞公司又一次發展的機會,輝瑞公司是當時唯一使用發酵技術生產青霉素的企業,不僅產量極大且生產成本非常低,向美國軍方提供了大量相對廉價的青霉素產品,公司也利用這一機會飛速擴張。
戰后的輝瑞公司進一步加強了藥物的生產與研發,并于1951年研發廣譜抗生素土霉素成功。此后的四環素、吡羅昔康等藥物的成功研發都給輝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些藥物很多成為臨床的經典藥物,而輝瑞的很多研發案例也因而成為藥物設計的經典案例。
1998年,輝瑞公司研發的西地那非(萬艾可)上市,并且獲得空前的成功,據統計在全世界,每秒鐘就有四粒“萬艾可”被患者服用,輝瑞公司也因為萬艾可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先后吞并了華納蘭伯特公司(臺譯:華納蘭茂)和法瑪西亞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藥品生產企業。
2 公司實力
2009年1月26日輝瑞以股份加現金方式收購同業惠氏(Wyeth), 輝瑞將支付每股33美元現金以及0.985股輝瑞股票相當于每股50.19美元 涉資約680億美元(約5304億港元) 輝瑞獲得由美國銀行、美林、JP摩根、高盛、花旗及巴克萊組成的銀團貸款225億美元以完成這項收購案 但要付7至9厘利息。
3 國際排名
2013年世界五百強《財富》排行榜第148位。
2012年世界五百強《財富》排行榜第126位。
2011年世界五百強《財富》排行榜第103位。
2010年世界五百強《財富》排行榜第140位。
4 公益活動
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輝瑞中國公司曾經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中國政府捐贈45萬美元的物品和資金。
2004年輝瑞中國公司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健康快車”項目捐贈價值45萬人民幣的人工晶體,用于中國西部貧困白內障患兒的復明手術。
輝瑞公司是在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中捐款最多的公司, 總計捐款$3500萬美元($1000萬現金;$2500萬藥物)
2010年4月15日,輝瑞公司通過有關慈善組織和救援機構向青海地震災區提供價值人民幣五百萬元的現金和產品用于賑災。
5 產品定價權
生意社3月7日訊 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抗微生物類和循環系統類藥品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440號),決定從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療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環系統類藥品最高零售價格,共涉及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規格。調整后的價格比現行規定價格平均降低21%,預計每年可減輕群眾負擔近100億元。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