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施 孵化的設備主要是土缸和蛋籮。土缸是稻草和泥土制成的(壁高90~100厘米,厚8~10厘米,內抹2厘米厚的黏泥,內徑70~85厘米)。缸中放一鐵鍋,用泥抹牢,鍋中放土坯或塊磚,作為蛋籮的墊物,磚上放一塊木制圓盤(便于蛋籮轉動),然...[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設施 孵化的設備主要是土缸和蛋籮。土缸是稻草和泥土制成的(壁高90~100厘米,厚8~10厘米,內抹2厘米厚的黏泥,內徑70~85厘米)。缸中放一鐵鍋,用泥抹牢,鍋中放土坯或塊磚,作為蛋籮的墊物,磚上放一塊木制圓盤(便于蛋籮轉動),然...[繼續閱讀]
1.設施 桶孵法又稱炒谷孵化法。其主要工具有孵桶、網袋、孵谷及爐灶和鍋等。孵桶為圓柱形木桶或用竹編制而成,桶高70厘米、直徑60厘米,外表糊粗厚草紙數層或外涂一層泥或牛糞,然后用紗紙內外裱光。網袋由麻繩編織而成,網眼...[繼續閱讀]
平箱由箱體和熱源兩部分組成。箱體的外殼用木板、纖維板、厚紙板等材料,內填保溫物,防止散熱。箱體一般高1.6米,長與寬各1米。箱體內有一能轉動的“△”形蛋架。上下裝有活動的軸心,蛋架分為7層,上面6層放蛋篩,底層放一空竹...[繼續閱讀]
電褥孵化是以電褥子為熱源,供熱穩定、設備簡單、成本低、孵化量可大可小,適合于家庭和專業戶使用。孵化室利用普通房屋就可以,但要求室內保溫,通風良好,溫度保持在22~24℃。孵化床可用木床代替,床面用谷草、稻草等鋪平,上面...[繼續閱讀]
熱水袋孵化法是在火炕上放一個高20厘米左右的木框,木框中放一橡膠袋(袋要結實,保證種蛋放上后不破裂滲水)。橡膠袋要大于木框,否則橡膠袋裝熱水后易活動,會使種蛋滑落到橡膠袋及木框之間。入蛋時,種蛋不可放在橡膠袋邊緣,以...[繼續閱讀]
為了克服傳統孵化法勞動強度大、操作麻煩,靠眼皮感溫,難以準確控制溫度等缺點,各地在長期的孵化實踐中經摸索總結,已做了許多改進。如用溫度計代替眼皮感溫,用蛋盤孵化,以及平箱孵化和溫室孵化法。溫室孵化即在溫室內安裝...[繼續閱讀]
(一)照蛋照蛋的目的是利用光源透視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從而判斷孵化條件是否適宜。同時照蛋還可揀出無精蛋、死胚蛋及發育異常的蛋,根據各種類型蛋的數量,判斷種蛋質量的好壞。每批種蛋孵化過程中應照蛋2次。第一次照蛋,鴨...[繼續閱讀]
孵化率高低受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內部因素是指種蛋的內部品質,而種蛋質量又受種禽質量與營養的影響,所以內部因素實質上包括種禽質量和種蛋管理。外部因素是指胚胎發育的孵化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講,外部因素是主...[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