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四明山》系陳忠孝1958年創作,反映余姚四明山區解放前革命斗爭題材的大型現代戲。四明山軍民經八年抗戰,歡慶勝利之時,新四軍奉命北撤,留下周明輝領導的游擊隊轉入地下斗爭。以龍洋為首的原保安隊乘機返回四明山重鎮梁...[繼續閱讀]
余姚姚劇
字數: 3269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紅色四明山》系陳忠孝1958年創作,反映余姚四明山區解放前革命斗爭題材的大型現代戲。四明山軍民經八年抗戰,歡慶勝利之時,新四軍奉命北撤,留下周明輝領導的游擊隊轉入地下斗爭。以龍洋為首的原保安隊乘機返回四明山重鎮梁...[繼續閱讀]
《半夜雞叫》劇本由陳玉祥創作,胡家良助其編寫唱詞、說白。故事源出于自傳體小說《高玉寶》一書。劇本將原著的北方環境改為江南水鄉,刪去偽保長、日本憲兵,使全劇人物集中,結構緊湊,以高玉寶智斗半夜裝雞叫以催促雇工下地...[繼續閱讀]
黃承炳(1913—2004年)男,余姚雙河鄉桐下湖村人。十六歲拜霍文祥為師學藝,攻小旦,十八歲登臺??谷諔馉幥岸啻胃吧虾1姸嗖铇菕炫蒲莩?藝名“筱鳳英”,為當時最年輕之姚灘紅伶。黃承炳1943年,為使姚灘不被當局禁絕,黃承炳與紹劇...[繼續閱讀]
1.演員霍文祥(1899—1926年)男,余姚東泰門人,又名阿炳。師承余輝先生,先攻旦角,后轉學花臉,是姚灘中少有的性格演員。代表作有《糶米記》、《垃圾劃》、《水作》等?;粞莩蠼菚r,左臉額上畫一鼠作逃竄狀,右臉額上畫蛇作追捕狀...[繼續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省文化部門及歷屆余姚(縣)市領導均十分重視姚劇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姚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政府部門和姚劇藝人做了大量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但由于一些客觀情況的限制,姚劇也與其他非物質文...[繼續閱讀]
2008年,姚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余姚市藝術劇院、余姚市肖東一小被確定為浙江省和寧波市“姚劇傳承基地”。在余姚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姚劇作為地方文化得到了積極重視和扶持,市政府每年在財政撥款上給...[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