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cKinsey&Company,Inc.:《企業價值評估》(第4版),Diamond出版社,2006。[2]森生明:《MBA價值評估》,日經BP出版社,2003。[3]枡谷克悅:《企業價值評估》,精文出版社,2004。[4]Tohmatsu會計師事務所:《M&A企業價值評估》,中央經濟社,2006。...[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McKinsey&Company,Inc.:《企業價值評估》(第4版),Diamond出版社,2006。[2]森生明:《MBA價值評估》,日經BP出版社,2003。[3]枡谷克悅:《企業價值評估》,精文出版社,2004。[4]Tohmatsu會計師事務所:《M&A企業價值評估》,中央經濟社,2006。...[繼續閱讀]
1.定位如圖8-1所示,“挖掘價值提升機會”分為“挖掘中長期協同效應”(本章)、“尋找速贏策略”(第9章)以及“制訂行動計劃”(第10章)三個步驟。圖8-1 商業盡職調查流程中長期協同效應與速贏策略收購方通過整合目標企業的業務...[繼續閱讀]
應該在“把握目標企業的現狀”階段實施收購方如不能準確把握己方和目標企業雙方的業務結構、業績結構,就難以發現源自“互補”與“交叉”的中長期協同效應。在追求中長期協同效應的并購案例中,需要以“如何有效利用收購方...[繼續閱讀]
如圖8-4的框架所示,中長期協同效應大多源自“4.業務流程”及“5.企業基礎設施”[1]。本節將針對業務流程中的研發、制造、銷售以及企業基礎設施的IT系統可能帶來的典型的協同效應進行介紹。目標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核心業務...[繼續閱讀]
1.評價基準本節介紹如何評價中長期協同效應。(1)可行性與經濟性可以從“可行性”及“經濟性”這兩個角度對協同效應予以評價,決定各種協同效應的優先順序。根據各種協同效應的優先順序,可以明確針對哪些協同效應優先投入經...[繼續閱讀]
[1]服部暢達:《M&A成長戰略》,東洋經濟新報社,1999。[2]服部暢達:《M&A最強選擇》,日經BP出版社,2005。[3]KPMGFSA:《戰略盡職調查實務》,中央經濟社,2006。[4]McKinsey&Company,Inc.:《企業價值評估》(第4版),Diamond出版社,2006。...[繼續閱讀]
1.定位如圖9-1所示,作為“發掘企業增值機會”的一個環節,“尋找速贏策略”從短期的角度出發,以尋找企業可以立刻付諸實施的速贏策略為主要目的。圖9-1 商業盡職調查流程2.尋找速贏策略的目的在收購交易完成后,目標企業的員工...[繼續閱讀]
速贏策略的每一項措施能產生的經濟性效果雖然很小,但是能夠幫助在公司內部建立起信任關系,提高員工積極性等,其作用不可小覷。本節將從目標企業、收購方、債權方(金融機構)、往來企業等不同角度分析速贏策略能夠帶來的好處...[繼續閱讀]
在本節中將就尋找速贏策略的方法予以具體說明。1.通過資料分析尋找線索在第8章中提到,中長期協同效應需要在“把握目標企業的實際狀況”階段的業務結構分析和業績分析過程中尋找。與此相同,速贏策略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通...[繼續閱讀]
本節將介紹一些速贏策略的具體例子。目標企業處境不同,所采取的速贏策略也會千差萬別,下述的例子旨在拋磚引玉,目的只是為了幫助讀者加深了解。1.擴大銷售和擴大銷售相關的速贏策略包括交叉銷售[1]、店面翻新、統一品牌形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