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現經過2012年7月4日,對某變電站35kVIII段B相電壓互感器進行紅外測溫,發現A相TV油箱20℃,B相20.5℃,C相20℃,溫差0.5K,如圖3-37(a)所示。隨后,對其進行了不間斷的紅外跟蹤檢查(每周不少于一次)。2012年7月28日,對B相電壓互感器跟蹤復測...[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發現經過2012年7月4日,對某變電站35kVIII段B相電壓互感器進行紅外測溫,發現A相TV油箱20℃,B相20.5℃,C相20℃,溫差0.5K,如圖3-37(a)所示。隨后,對其進行了不間斷的紅外跟蹤檢查(每周不少于一次)。2012年7月28日,對B相電壓互感器跟蹤復測...[繼續閱讀]
一、發現經過2011年4月6日,紅外測溫時發現,某變電站2號主變壓器35kV側電容式電壓互感器A相電磁單元過熱(A相:37.3℃,B相:25.3℃,C相:25.4℃,環境溫度:11℃,濕度:65%),如圖3-38所示。設備型號:TYD35-0.02FH。圖3-3835kVTV紅外圖譜二、檢測分析對...[繼續閱讀]
一、案例經過2005年4月22日,某電業局在對某220kV變電站進行紅外熱像檢測時發現,××線路耦合電容器C相上節本體發熱,與同相位對應部位比較溫度差超過4K,且上節溫度比下節高了4.6K,如圖4-1所示。圖4-1耦合電容器紅外熱譜圖二、檢測分...[繼續閱讀]
一、案例經過2009年6月30日,某供電局在紅外檢測中發現,某220kV變電站線路C相耦合電容器下節部分最高溫度為39.7℃,上節最高溫度為37.4℃,存在2.3K的溫差,如圖4-4所示。環境溫度30℃,相鄰設備的檢測溫度都在37℃左右。二、檢測分析根據...[繼續閱讀]
一、案例經過2003年6月6日,運行人員在對某變電站進行紅外檢測時,發現××線B相耦合電容器溫度偏高,如圖4-5所示,耦合電容器下節溫度36.1℃,上節溫度31.8℃,上下兩節溫差達4.3K,下節左上角的溫度明顯偏高。圖4-5耦合電容器B相發熱紅外...[繼續閱讀]
一、案例經過紅外檢測發現,110kV一相耦合電容器小套管溫度異常,測試時環境溫度13℃,耦合電容器小套管溫度最高點為128.7℃,據此判斷耦合電容器小套管與結合濾波器引線接觸不良,如圖4-7所示。二、檢測分析耦合電容器尾端一旦接地...[繼續閱讀]
一、發現經過2010年2月8日,在迎峰度冬紅外特巡工作中,檢測發現某220kV建陽變電站××斷路器(GL314)B、C相中間法蘭處溫度異常,溫度分別為51.3、23.6℃,如圖5-1和圖5-2所示。圖5-1B相中間法蘭黏合處發熱(2010年2月8日)圖5-2C相中間法蘭黏合處...[繼續閱讀]
一、發現經過某公司在一次紅外測試中發現,運行中220kV斷路器頂帽溫度異常,最高溫度為66.0℃,相鄰正常相溫度為23.6℃,溫差達42.4K,環境溫度參考體20.5℃,如圖5-7所示。二、檢測分析相對溫差計算:圖5-7斷路器頂帽溫度異常根據DL/T664—...[繼續閱讀]
一、發現經過運行人員在變電站巡視檢查過程中,聽見某臺110kVSF6斷路器有明顯放電聲響,紅外檢測發現,該斷路器C相紅外熱像異常,支柱瓷套中部及下法蘭處有明顯發熱現象,如圖5-9所示。測試時環境溫度6℃,濕度75%,有霧,風速不超過0...[繼續閱讀]
一、發現經過紅外檢測發現,某110kV變電站350(母聯)SF6斷路器(型號LW8-35)A、C相TA部位發熱,外殼局部溫度70℃,而正常相B相相應部位僅為25℃,如圖5-13所示。測試時環境溫度20℃,濕度38%,風速0.1m/s,負荷電流120A。圖5-13斷路器過熱(a)紅外圖譜...[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