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說”的代表人物是張秀民,他在《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中首次提出了“唐初貞觀說”,在近出的《中國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中又重申了“唐初貞觀說”。其論據有三:第一,明邵經邦《弘簡錄》卷四十六云...[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唐初說”的代表人物是張秀民,他在《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中首次提出了“唐初貞觀說”,在近出的《中國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中又重申了“唐初貞觀說”。其論據有三:第一,明邵經邦《弘簡錄》卷四十六云...[繼續閱讀]
雕版印刷發明于唐代。唐代具備發明雕版印刷的社會需求、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就社會需求而言,有著者需求、讀者需求、書商需求、藏書家需求、外交需求、佛教需求等。全社會都在呼喚新的圖書制作方式的誕生,雕版印刷的發明...[繼續閱讀]
唐五代是古代家刻的萌芽時期。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王玠為二親敬造的《金剛經》是古代家刻最早的記載之一。該經用7張紙粘連而成,長16尺,完整無缺,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一行。此經現藏英國。五代...[繼續閱讀]
坊刻本就是以謀生作為目的的書商刻本。書坊又叫書肆、書堂、書林、書棚等。坊刻和官刻、家刻相比,坊刻出現最早,歷史最悠久。唐柳玭《柳氏家訓序》云:“中和三年癸卯夏,鑾輿在蜀之三年也。余為中書舍人,旬休閱書于重城之東...[繼續閱讀]
我國不僅是雕版印刷發明的國家,而且也是發明活字印刷最早的國家。早在11世紀40年代,宋人畢昇就發明了泥活字?;钭值姆N類很多,有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錫活字、鉛活字等。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詳細記載了畢昇泥活字...[繼續閱讀]
王禎《造活字印書法》中有“近世又鑄造錫活字”之語,說明元代就出現了錫活字。19世紀中葉,正式出現錫活字的明確記載。美國人衛三畏詳細記載了佛山唐氏鑄造造錫活字的詳細情況:唐氏為了印刷賭博彩票,投資1萬多元鑄造了20多...[繼續閱讀]
套印的產生標志著雕版印刷技術的重大進步,是雕版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公元前2世紀以后,我國陸續出現了很多傳注之類的解釋性著作,如《春秋左氏傳》有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史記》有劉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繼續閱讀]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由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兩部分組成,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森林資源。宋初四川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后合為川峽路。真宗咸平年間又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據統計,南宋初四川地區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