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縣土改總體分為兩大步驟:根據《土地改革法》宣布沒收和征收地主富農的土地;由農民協會在土改工作隊指導下進行分配。土改中,全縣共沒收地主的土地5.53萬畝、農具2.97萬件、牲畜1867頭、房屋3824間、糧食8.22萬斤。分配土地的方...[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隴縣土改總體分為兩大步驟:根據《土地改革法》宣布沒收和征收地主富農的土地;由農民協會在土改工作隊指導下進行分配。土改中,全縣共沒收地主的土地5.53萬畝、農具2.97萬件、牲畜1867頭、房屋3824間、糧食8.22萬斤。分配土地的方...[繼續閱讀]
1953年1月,中共隴縣縣委根據中共寶雞地委決定,對土改工作進行復查:介乎富農與地主及小土地出租者之間的成分原定不動;雖已構成地主,占有土地量不大者不動;農民內部的成分一律不作復查與變動;對土改中劃分的階級成分,復查并經...[繼續閱讀]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派兵進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全面戰爭,同時派譴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新中國的安全受到嚴重外來威脅,這對剛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場極其嚴竣的考驗。1950年7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舉...[繼續閱讀]
1951年,縣委號召全縣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全縣青年工人、農民、學生積極響應,紛紛要求參軍參戰,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相爭參軍的事例在全縣涌現。城關區8天時間就有20多名青年報名參軍,朱家寨朱四科兄弟二人爭著參軍...[繼續閱讀]
縣委、縣政府采取多種措施,開展參軍人員家屬的優撫工作。春耕、夏收、秋收季節,區鄉政府組織群眾給軍烈屬幫工,做到先干軍屬家的農活,后干自己地里活。四區農民李仁貴組織25名婦女,幫李保成等軍屬割小麥20多畝??h級機關和...[繼續閱讀]
1951年,縣委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實行精兵精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和《關于反貪污斗爭必須大張旗鼓進行的指示》,全縣掀起轟轟烈烈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三...[繼續閱讀]
1952年3月,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市部署,全縣黨政機關中開展“三反”斗爭的同時,全縣工商業界也開展了“反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h委、縣政府抽調大批干部、產業工人...[繼續閱讀]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后,縣委及時成立宣傳《婚姻法》辦公室,抽調干部在磨兒塬等進行宣傳試點工作,而后在全縣普及??h區403名干部深入區鄉,培訓婦女干部2062人、宣傳骨干819人,號召廣大婦女群...[繼續閱讀]
隴縣解放后,舊秩序被打破、新秩序正在建立,社會處在巨變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仍在延續,一大批不法投機商趁手工業和工商業改造之機興風作浪,致使黃金、法幣充斥市場,剛發行的人民幣流通不暢、度量衡不能...[繼續閱讀]
新中國建立之初,隴縣對區域內物價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體制。由于國營經濟的支配力較弱,投機商乘機搶購糧食、貨物,牟取暴利??h委做出加強市場管理、穩定物價的決定,堅決打擊投機商的不法活動,整頓稅收,平抑物價。由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