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庭芝,字伯和,一作百和,號雪蓑,別署雪蓑釣隱,一作雪蓑漁隱,元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富貴之家,且為書香門第。少時曾受業于著名文學家楊維楨。雖富有才華,但淡泊名利,不樂仕進。一生除作有《青樓集》外,也作有樂府、隱...[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夏庭芝,字伯和,一作百和,號雪蓑,別署雪蓑釣隱,一作雪蓑漁隱,元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富貴之家,且為書香門第。少時曾受業于著名文學家楊維楨。雖富有才華,但淡泊名利,不樂仕進。一生除作有《青樓集》外,也作有樂府、隱...[繼續閱讀]
《青樓集》是記載與論述雜劇演員的,因此,夏庭芝首先在《青樓集志》中,對“雜劇”的起源與藝術特征作了論述。如曰:唐時有“傳奇”,皆文人所編,猶野史也,但資諧笑耳。宋之“戲文”,乃有唱本,有諢。金則“院本”、“雜劇”合...[繼續閱讀]
夏庭芝在《青樓集志》中指出:“我朝混一區宇,殆將百年,天下歌舞之妓,何啻億萬?!彼凇肚鄻羌分?便是通過對元代一百多位雜劇藝人的記載,真實地反映了元代戲曲演出的盛況?!肚鄻羌穮⒄帐穫鞯捏w例,以人立目,系以小傳。...[繼續閱讀]
夏庭芝在為雜劇藝人所作的小傳中,對他們的表演技藝和表演風格作了記載與評述。他所記載的這些雜劇藝人,都具有很高的表演水平,在元代成千上萬的雜劇藝人中,可謂是佼佼者,其“色藝表表在人耳目者”,[1]她們在長期的舞臺實踐...[繼續閱讀]
要唱好曲,必須要了解曲的本質特征,因此,《唱論》對曲的體制作了論述。首先,《唱論》對曲作了分類,如曰:成文章曰“樂府”,有尾聲名“套數”,時行小令喚“葉兒”。套數當有樂府氣味,樂府不可似套數。街市小令,唱尖歌倩意。在...[繼續閱讀]
有關宮調的論述,也是《曲論》的重要內容。宮調之說起源甚早,其最初的指義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是調高,一是調式,如黃鐘宮,黃鐘是調高,宮是調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實踐的發展,不僅宮調的律位、名目、數量發生了變化...[繼續閱讀]
有關曲的演唱技巧,是《唱論》的主要內容,對曲唱的吐字發聲、行腔、呼吸運氣、節奏以及樂器伴奏等問題都作了論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其論述雖較為簡略,但具有系統性。關于咬字吐音,《唱論》提出了“字真句篤”的要求。所謂...[繼續閱讀]
周德清,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生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卒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祖籍湖南道州營道。有關周德清的生平史料甚少,在明初無名氏的《錄鬼簿續編》中,有一簡略的記載:周德清,江右人。號挺齋。宋周美成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