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部門法相比,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必須由環境資源保護法規定、確認或體現。不能認為某個主張重要就隨意將其列為環境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而必須得到環境與...[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與其他部門法相比,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必須由環境資源保護法規定、確認或體現。不能認為某個主張重要就隨意將其列為環境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而必須得到環境與...[繼續閱讀]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定時期在對于環境問題的特點以及環境問題解決方法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隨著人類對環境問題認識的加深以及環境法制建設和環境資源工作實踐的深入而不斷地改進、充實和發...[繼續閱讀]
環境保護優先原則的確立是人類面臨環境危機時作出的必然選擇。環境問題既是全局性的又是局部的,雖然不加重視,繼續惡化的環境問題最終會以全球性災難的面貌出現,但在此之前,它首先表現為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內部危機。人類歷...[繼續閱讀]
環境保護優先原則要求在環境保護管理活動中將環境保護放在優先的位置加以考慮,當發生環境利益與其他利益沖突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環境利益,滿足生態安全的需要,作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管理決定。環境保護優先原則是在處理經...[繼續閱讀]
“環境政策能否有效地得以貫徹,關鍵不在于抽象意識,而是組織、行動聯盟和共同的實踐法典?!狈稍瓌t及政策只有通過一定的實施機制予以貫徹才能發揮作用。從目前國際社會所做的努力并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大致可以從以下...[繼續閱讀]
預防原則,在我國立法表述為“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即指對開發和利用環境行為所產生的環境質量下降或者環境破壞等應當事前采取預測、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帶來的環境損害。而從學理上講,預防原則包括損...[繼續閱讀]
預防原則,強調在預測人為活動可能對環境產生或增加不良影響的前提下,事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環境問題的產生或擴大,或把不可能避免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控制在許可的限度之內。這項原則是在對環境問題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形...[繼續閱讀]
環境民主原則又稱為公眾參與原則,是在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公眾有權通過一定程序或者途徑參與一切與環境利益有關的決策活動,使得該項決策符合廣大公眾的切身利益。環境民主原則得以發展的力量之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公民環境權...[繼續閱讀]
概括地說,環境民主是指:自然和社會的相互作用,應該主要受行使管理權力的管理階層和獲得公共利益的公眾之影響;公眾應該和政府部門一起參加鑒定那些規定公共環境的目標和價值的過程;公眾應對已經形成并正在處理當代環境資源...[繼續閱讀]
貫徹環境民主原則,需要加強以下工作:第一,通過立法將公民的環境權具體化、制度化,增加環境資源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公布和提供有關信息資料,使廣大公民了解環境資源的狀況和政府的環境資源管理工作情況,實現公民的知情權...[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