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保障與社會保護的對立,來自于個人與社會的對立。在任何一個社會,人權保障與社會保護都應當互相協調,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刑法的社會機能。(一)刑法機能雙重性的人性基礎人的本質是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由此可以揭示...[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人權保障與社會保護的對立,來自于個人與社會的對立。在任何一個社會,人權保障與社會保護都應當互相協調,從而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刑法的社會機能。(一)刑法機能雙重性的人性基礎人的本質是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由此可以揭示...[繼續閱讀]
正當是指某一事物的存在具有合理的根據,刑法存在的合理性,則是指刑罰的發動具有正當、合理的根據。因而,刑法的正當性涉及對刑法存在合理性的考察,其論證主要存在報應與預防兩種理論,下面分別加以闡述:(一)報應與刑法的正當...[繼續閱讀]
公平是正義的應有之義,美國學者羅爾斯將正義稱為“公平的正義”(justiceasfairness)。由此可見,在羅爾斯的正義論中,公平是核心。①這種公平主要涉及在一個社會制度中,權利、義務的分配的合理性。刑法的公平性,也與分配有關,這就...[繼續閱讀]
平等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概念,它有多義性的特點,但平等與公正具有某種天然的聯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刑法的公正性必然要求平等,這里的平等可以用下面這句格言表示:“同樣情況同樣對待”(treatlikecasesalike)。當然,還可以補上“...[繼續閱讀]
縱觀人類文明史,從人治到法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F代法治社會的最大特點就是法的無所不在、至高無上,形成非人格化的法律關系。但是,在這樣一個法律擴張的社會里,我們看到一種與之極不協調的現象,這就是刑法的緊縮。如...[繼續閱讀]
如果說刑法的緊縮性是通過對法的歷史考察而得出的結論,那么刑法的補充性則是基于對法律體系的分析而得出的見解。刑法的補充性是指由于刑法具有暴力強制性,代價較大,因而只有在其他法律措施不能奏效時才動用刑法,使之成為...[繼續閱讀]
刑法的謙抑性必然要求刑法節儉,即所謂刑法經濟。刑法的經濟性是一個關系概念,并不是指一味地裁減刑法,而是指以最少量的刑法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刑法效益。這里涉及刑法的經濟分析。②經濟分析法學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貝...[繼續閱讀]
寬容(來源于拉丁字tolerare),指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于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①在此,寬容不是個人的一種品性,而是一種政治制度的特性。刑法作為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之一,也可以從寬容這一視...[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