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在弱堿性情況下能發生異構化反應轉變成果糖和甘露糖,早在1895年已被發現。關于這種堿性異構化反應進行過不少研究,但是因為轉化率較低,糖分有損失,產生有色物質和酸性物質,影響顏色和味道,精制較困難,工業上未曾采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葡萄糖在弱堿性情況下能發生異構化反應轉變成果糖和甘露糖,早在1895年已被發現。關于這種堿性異構化反應進行過不少研究,但是因為轉化率較低,糖分有損失,產生有色物質和酸性物質,影響顏色和味道,精制較困難,工業上未曾采用。...[繼續閱讀]
對碳水化合物代謝生物化學的研究,早在1933年就發現微生物和動物細胞中葡萄糖代謝反應過程中葡萄糖是先轉變成葡萄糖6-磷酸酯,又經異構化酶的催化作用部分轉變成果糖6-磷酸酯,呈平衡狀態存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現游離的醛糖...[繼續閱讀]
果葡糖漿為果糖和葡萄糖組成的糖漿工業產品,主要為F-42、F-55和F-90?!癋”表示果糖,其后的數字表示果糖含量占干物質的百分率。生產工藝流程如圖9-7所示。淀粉乳經酶法水解得糖化液,含葡萄糖95%~97%,再經葡萄糖異構酶轉化其中一...[繼續閱讀]
果糖是天然糖品中甜度最大的糖,廣泛存在于各種果汁中,其甜味是人們熟悉且很愛好的。從很古老時代起人們用蜂蜜為甜味料,遠在制糖工業之前。果糖是人們最早食用的糖,因為蜂蜜的主要糖分為果糖和葡萄糖各約一半??萍脊ぷ髡?..[繼續閱讀]
麥芽低聚糖(Maltooligosaccharide)是由酶水解淀粉得到的,由2~10個葡萄糖單位以α-1,4糖苷鍵組成的糖,包括麥芽糖G2、麥芽三糖G3、麥芽四糖G4、麥芽五糖G5、麥芽六糖G6、麥芽七糖G7、麥芽八糖G8、麥芽九糖G9和麥芽十糖G10,均能為人體內的酶...[繼續閱讀]
異麥芽低聚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又稱支叉麥芽低聚糖,是指葡萄糖之間至少有一個以α-1,6糖苷鍵結合而成的單糖數在2~5不等的一類低聚糖。這些低聚糖由于其糖分子相互結合的位置不同,人體沒有代謝這類低聚糖的酶系,故成為難消...[繼續閱讀]
海藻糖(Trehalose)是一種非還原性雙糖,由2個葡萄糖分子通過α,α-1,1糖苷鍵結合而成。海藻糖有3種異構體,分別是海藻糖(α,α-1,1糖苷鍵,又稱α,α-海藻糖)、異海藻糖(α,β-1,1糖苷鍵,又稱α,β-海藻糖)和新海藻糖(β,β-1,1糖苷鍵,又稱β,β-海藻...[繼續閱讀]
赤蘚糖醇(Erythritol)是迄今為止自然界中發現的分子質量最小的糖醇,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廣泛,檸檬、葡萄和桃子等水果中含有赤蘚糖醇。它是一種代謝產物或是海藻、蘑菇中的天然儲藏性化合物,除具有糖醇的通性,比如防齲齒和適合...[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