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萬山民眾困苦難當、工錢無幾、物價飛漲,大家不得已,聚集在長年丟棄的廢石堆中撿野砂,以增加收入,可是汞業管理處不準撿,許多工人無奈去湖南芷江當苦工,修飛機場。不料芷江發生瘟疫,又被迫回來,為了生存,民眾只好又到坡...[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44年,萬山民眾困苦難當、工錢無幾、物價飛漲,大家不得已,聚集在長年丟棄的廢石堆中撿野砂,以增加收入,可是汞業管理處不準撿,許多工人無奈去湖南芷江當苦工,修飛機場。不料芷江發生瘟疫,又被迫回來,為了生存,民眾只好又到坡...[繼續閱讀]
上世紀30至40年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萬山人民以及巖屋坪、大洞喇礦工不堪剝削、壓迫,奮起斗爭,所寫標語旗幟鮮明,組織步驟一紋不亂,大多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國民黨政府懷疑“有共產黨支持”,但又無把柄。到了八、九十年代,銅仁...[繼續閱讀]
萬山解放后,人民政府對玉屏益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保護政策,除公司經理楊政國為匪在逃外,其他成員仍然留用。人民政府派員幫助益民公司進行整頓。在解放前夕,益民公司經理楊政國充當反共聯防大隊長,頑抗失敗后,即逃竄到六龍...[繼續閱讀]
貴州省人民政府工業廳(1955年6月14日改稱貴州省工業廳)于1952年5月1日接管了公私合營萬山汞礦公司和公私合營民生公司,統一成立貴州汞礦廠,機構設在土坪。礦廠政委郭興、礦長趙信符、副礦長王衍瑞,設有秘書、人事、保衛、生產...[繼續閱讀]
中央重工業部(1956年6月改稱冶金部)根據國家計委關于恢復、擴大水銀生產的電示,決定接辦湘西黔東汞礦,于1956年元旦宣布成立湘黔汞礦公司,機構駐土坪。公司黨委書記劉沛杰,經理郭興,副經理黃裕生(后任經理)、蔡效唐、王衍瑞、...[繼續閱讀]
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有人把統一汞工業的公司當做資本主義的托拉斯對待,因此宣布撤銷湘黔汞礦公司,讓湖南部分的汞礦分離,將貴州部分汞礦交由貴州省冶金工業局代管。1958年10月22日建立貴州省汞礦,機構仍駐土坪。書記王恩濤...[繼續閱讀]
(1950.10.19~2001.10.18)公私合營萬山汞礦公司(1950.10.19—1952.4.30)經理:姚澤先副經理:陳永安張云生政委:郭興萬山汞礦廠廠長:趙信符貴州汞礦廠(1952.5.1—1953.12.30)銅仁汞礦(1953.12.31—1955.12.31)政委:郭興礦長:趙信符副礦長:王衍瑞萬山分場場...[繼續閱讀]
1950年10月19日,公私合營萬山汞礦公司成立時,萬山以外的汞礦均未接管,當時萬山采礦的區域僅黑窿子(又稱黑洞子)、三角巖、冷風洞、洞塆、紅磚洞、張家塆、大小洞、沖腳、馬腦殼等8處,產量較少。1952年5月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工業...[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