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紡織史料介紹:我國近代棉紗生產行業的杰出代表人物所創辦的知名企業,為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辦于1915年的申新紡織公司。榮氏兄弟創辦的申新紡織公司,是我國近代最大的民族紡織企業。該公司早年使用的有“人鐘”牌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據有關紡織史料介紹:我國近代棉紗生產行業的杰出代表人物所創辦的知名企業,為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辦于1915年的申新紡織公司。榮氏兄弟創辦的申新紡織公司,是我國近代最大的民族紡織企業。該公司早年使用的有“人鐘”牌等...[繼續閱讀]
(一)棉布產品包裝這里所稱的棉布,是指現代化大機器生產的機制產品。據有關紡織工業史料記載:我國近代機制棉布產品最早誕生于上海。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家棉紡織廠——上海機器織布局,就開始生產14支紗...[繼續閱讀]
20世紀20年代初,在我國毛絨線市場上,為洋貨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其中以英國生產的“蜜蜂”牌、德國生產的“鵝”牌等毛絨線為主,尤其是英國博德運公司生產的“蜜蜂”牌、“蜂房”牌、“三蜂”牌和“學士”牌各種絨線,在我國...[繼續閱讀]
早期,在我國機制棉線(包括縫紉機用線)市場上,一直被西方進口洋線所壟斷,其中以英國生產的“鏈條”牌、“鐵錨”牌等洋線團為主(洋線團,是當時人們對進口機制洋牌棉紗線的一種俗稱。洋線團,它是將棉紗線繞在一只事先準備好的...[繼續閱讀]
早在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我國近代第一家現代化機制襪廠——云章衫襪廠便在上海誕生。兩年后,該廠襪子便出口到南洋地區。1902年,云章衫襪廠更名為景綸衫襪廠。早年,該廠使用的襪子商標有“金爵”牌、“飛鷹”牌等,并以這...[繼續閱讀]
民國時期包括現在,毛巾與被單屬于較為接近的相關產品,廠商常常根據市場需求,而交替生產。但毛巾生產量要遠遠大于被單的生產量。(一)毛巾產品包裝民國時期在我國毛巾生產行業,由我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陳萬運先生等三人,于...[繼續閱讀]
根據產品用途、使用性質,本文這里將針織內衣、襯衫和外套服裝等這3類產品包裝放在一起敘述,以便讀者的系統了解。(一)針織內衣產品包裝早期,我國各地市場上所銷售的針織內衣,都是清一色的洋牌洋貨。國內針織內衣生產的源頭...[繼續閱讀]
我國絲綢生產歷史悠久,但都局限于手工生產。而現代化大機器生產的絲綢、絲織品,還是在20世紀后。據紡織工業史料介紹:我國近代規模最大的專業絲綢生產企業,要算上海美亞織綢廠。該廠由我國近代實業家、絲綢業巨擘莫觴清先...[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