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馮志義任三韓(南韓、中韓、北韓)鄉支部書記。同年,張生堂(東2隊)、劉清德(10隊)、張克義(4隊)、張志林(1隊)、張生海(3隊)等人參軍入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0月,馮志義任三韓(南韓、中韓、北韓)鄉支部書記。同年,張生堂(東2隊)、劉清德(10隊)、張克義(4隊)、張志林(1隊)、張生海(3隊)等人參軍入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繼續閱讀]
1月24日,西北軍政委員會發布命令,獎勵西北區1952年度農業愛國豐產模范。8隊人張志發被評為豐產模范,獲愛國豐產獎章1枚。7月1日,南韓村完成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年,村里成立互助組若干,數量無考。...[繼續閱讀]
6月,開始實行糧油憑票(證)計劃供應。9月,國家對棉布、棉花開始計劃供應,憑票購買。9月,成立南韓村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四社之一),并訂立了《大南韓村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試行社章》,馮志義任黨支部書記兼社主任。同年,全國實...[繼續閱讀]
3月11日,全村由4個初級社轉為1個南韓(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土地繼續集體耕種。同年,南韓(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先進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先進社。...[繼續閱讀]
7月12~27日,大雨半月,間暴雨。大部分秋田被淹,秋糧嚴重減產。12月,全縣農村開展整風運動,主要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對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進行整頓。...[繼續閱讀]
9月,成立人民公社。先進社同時改名為先進生產大隊,簡稱先進大隊。同年,全縣小學全部下放公社管理。發展民辦農業職業中學。南韓小學劃歸南位公社管理,同時在南韓小學校園內設立南位農業中學。同年,依照中央“全黨、全民大...[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