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六莊位于鹽池縣西部邊緣與靈武市馬家灘鄉交界處,距縣城約65公里。今屬馮記溝鄉所轄?;亓f之名的由來是,該地有井溝、南灘、老莊子、強家灘、苦水兒、岔岱6個純回民自然村,組成一個行政村,所以自古以來稱之為“回六莊”...[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回六莊位于鹽池縣西部邊緣與靈武市馬家灘鄉交界處,距縣城約65公里。今屬馮記溝鄉所轄?;亓f之名的由來是,該地有井溝、南灘、老莊子、強家灘、苦水兒、岔岱6個純回民自然村,組成一個行政村,所以自古以來稱之為“回六莊”...[繼續閱讀]
中衛市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黃河前套之首,“東阻大河,西接沙山”,是寧夏、內蒙古、甘肅3省區的交界點,也是黃河流入寧夏境內自流灌溉第一地。中衛市東臨寧夏吳忠市,南接固原市,西與甘肅省接壤,北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繼續閱讀]
注:①孟長有烈士銅像②中寧革命烈士紀念碑③解放寧夏時在中寧的兩次談判舊址④中寧協記號革命遺址⑤洪壽林義救紅軍舊址⑥海原縣關橋堡革命遺址...[繼續閱讀]
★1955年5月在中衛中學修建的孟長有烈士銅像。孟長有,柔遠鎮人,1928年就讀于柔遠堡小學堂,1931年轉入應里高級小學,1933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衛初級中學,1936年轉入寧夏中學。在中學就讀時,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擅長書法,愛唱歌、打...[繼續閱讀]
★2003年建成的中寧縣革命烈士紀念碑。2003年,中寧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在南河子公園東南側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以先烈業績,勵子孫后代。紀念碑共投資18萬元,于2003年底建...[繼續閱讀]
(一)國民黨八十一軍起義談判簽字舊址★國民黨八十一軍起義談判簽字的富寧公司舊址——中寧縣城十字路口東北角。1949年秋,解放的隆隆炮聲震動了寧夏大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3個軍和三邊獨立...[繼續閱讀]
中寧縣協記號是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中寧縣城西街口的一間很不引人注目的狹小店鋪,坐北向南。商號始建于1936年,主要經營煙、酒、紙等小雜貨。合股人先后有張重義、朱官義、劉順則、張經堂,他們都是陜西省朝邑人?!皡f記號”...[繼續閱讀]
洪壽林義救紅軍戰士舊址洪崗子,地處寧夏中寧南部山區喊叫水鄉石泉村。紅軍與回族宗教上層人士洪壽林真誠合作,在回族群眾中播下了革命火種,并留下了“愛民如天”的佳話?!锿目h洪崗子舊址,1936年洪壽林曾將紅軍干部藏在自...[繼續閱讀]
1936年10月,海打戰役由于敵情變化等復雜原因而失去戰機后,彭德懷致電毛澤東,將實際情況報告中央軍委,并決定再同朱德、張國燾、賀龍、任弼時面商,統一三個方面軍的行動?!?936年紅軍到達海原關橋堡地區,召開了高層領導會議...[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