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意識地進行人群營養改善的實踐已有百年歷史了,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國的營養改善工作提供了借鑒。公認的營養改善方式有:調整膳食結構、營養知識的宣傳、食物強化、營養素補充劑,其中食物強化被認為是最為經濟、有效...[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人類有意識地進行人群營養改善的實踐已有百年歷史了,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國的營養改善工作提供了借鑒。公認的營養改善方式有:調整膳食結構、營養知識的宣傳、食物強化、營養素補充劑,其中食物強化被認為是最為經濟、有效...[繼續閱讀]
1997年11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前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與國際生命科學學會(ILSI)中國辦事處(FPC)共同在北京召開了“中國食物強化問題研討會”。國際知名營養學者、政府及營養政策...[繼續閱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對食物強化的政策支持在有關文件中有明確的闡述。199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和2001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2001~2010年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都提到了要加快加強強...[繼續閱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努力把鐵強化醬油從科研轉向推廣應用,強調以政策和技術支持為前提,以保證鐵醬油產品質量為基礎,以廣泛建立以疾病預防控制系統、衛生監督系統、調味品行業協會和醬油生產企業等部門的...[繼續閱讀]
經濟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力資源的發展則是社會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營養不良不僅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水平,而且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降低經濟發展速度,從而進一步降低經濟發展水平。如圖1-1所示,營養不良通...[繼續閱讀]
[1]李大錦,王汝珍.醬油的歷史與發展(連載一).上海調味品,2004(1)[2]楊順江,曾湃,汪洋.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現狀及發展.中國食物與營養,2003(1)[3]衛祥云.中國調味品業發展現狀及展望.中國調味品,2003(3)[4]丁晨芳.國外強化食品發展對我國的...[繼續閱讀]
1.定義目前,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種類較多,不少國家根據自己的要求和理解對添加劑進行了定義。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繼續閱讀]
1.重要性現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絕大部分都是用化學合成的方法生產出來的,而化學合成品在分子結構上與天然物質沒有差別,所不同的是它們是用化學方法生產出來的,其純度達不到100%,總會產生某些副產物(即不純雜質),而且因生產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