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曾經說過,秦及兩漢由于君主攬權,作為君主秘書機關的尚書臺,日見擴大,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繼續擴大,尚書臺就大到簡直成了中央政府的代名詞了。西晉都洛陽,永興元年(304年)惠帝入長安,以征西府為宮,置行臺身邊,其在洛陽之尚書...[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上面曾經說過,秦及兩漢由于君主攬權,作為君主秘書機關的尚書臺,日見擴大,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繼續擴大,尚書臺就大到簡直成了中央政府的代名詞了。西晉都洛陽,永興元年(304年)惠帝入長安,以征西府為宮,置行臺身邊,其在洛陽之尚書...[繼續閱讀]
漢世給事中是一種加官,無具體職掌,也沒有人單純地被任命為給事中。給事就是工作,中就是禁中、省中,也就是后宮之中。一般前宮官和宮外官是不能進入后宮的,但是若加他們一個給事中的頭銜,他就在后宮官門有了門籍,可以自由進...[繼續閱讀]
兩漢的省中,指的就是禁中,也就是后宮,所以省乃是半個宮大小的一個地區名稱。又因為這個地區是君主內宅,因而省這個詞就帶有一種莊重嚴肅、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全國也就沒有什么其他地區也稱做省。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演變,中...[繼續閱讀]
“相”的意思是輔助,“宰”的意思是主宰,“宰相”的意思是輔助帝王主宰國政。宰相有時又稱“丞相”?!柏钡囊馑际浅蟹?意思是宰相在主宰國政時要承奉帝王的意旨。由于國政眾多,帝王不能無助,因此自帝王出現之日起,事實...[繼續閱讀]
(一)上公、三公、從公漢世任宰輔執相權者有上公、三公、從公等。上公為太師、太傅、太保。初年,并不全設。高后時王陵、審食其皆曾由丞相升太傅。但其遷升也不是常態,因他們激怒了呂后,遷太傅實乃明升暗降,“陽遷陵為太傅...[繼續閱讀]
(一)概述關于秦漢丞相的權力和職掌,《漢書·百官公卿表》有一句概括的話: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這是丞相權力與職掌的總括,然則“助理萬機”究其含義如何,有許許多多的解釋?!稘h書·王陵傳》引《史記·陳丞相世家》的...[繼續閱讀]
三國宰相,有公官及省官。公官亦有上公、三公、從公三類。太傅、太保、大將軍,兩漢已為上公,三國制置,雖有更革,惟大體不改。至于相國或丞相及大司馬之為上公,則自三國首創,這點乃與漢所不同者。(一)公官三國公官,亦有上公、...[繼續閱讀]
晉、南北朝諸國宰相,除后周仿周建官,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大冢者、大司徒、大宗伯、大司空、大司寇、大司馬等為六官,制度特殊外,其余諸國仍襲三國之舊。所不同者,乃三國以三省長貳為宰相者,只有蜀國之尚書令;而晉、南...[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