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起,根據《江蘇省重要經濟目標防護暫行規定》和《關于貫徹執行〈江蘇省重要經濟目標防護暫行規定〉的意見》,各級人防部門加強對重要經濟目標防護的指導和監督,對重要目標普遍進行防護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2005年起,根據《江蘇省重要經濟目標防護暫行規定》和《關于貫徹執行〈江蘇省重要經濟目標防護暫行規定〉的意見》,各級人防部門加強對重要經濟目標防護的指導和監督,對重要目標普遍進行防護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繼續閱讀]
2006年9月,省人防辦召開專家咨詢會,圍繞防空林建設的可行性、地位作用,建設的辦法和措施等,從國際到國內,從理論到實踐廣泛探討。專家一致認為,防空林建設,使傳統的自然偽裝方式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造林與防護相結合,在一定...[繼續閱讀]
1978年,租用郵電部門11對長途專線,由省人防辦直達徐州、連云港、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南通、清江(今淮安市)、泰州等市及鹽城縣人防辦,各市租用郵電部門中繼線33對、普通專線73對,自設通信電纜13條千米,構成全省人防...[繼續閱讀]
1978年,全省人防辦配備電臺42部、收訊機63部、無線對講機87部,省人防辦和南京、徐州、連云港、蘇州、無錫、常州、南通7市人防辦設無線電警報接收臺,分別加入統帥部和南京軍區警報通播網,接收防空警報信號。不設警報接收臺的...[繼續閱讀]
20世紀80年代初,江蘇的指揮所通信樞紐建設與指揮所、室的建設同步實施。1981~1985年,南京、徐州、連云港3市人防地下指揮所通信樞紐初步建成?!捌呶濉逼陂g,3市指揮所通信樞紐設施進行技術改造、調整和配套建設。1991~1995年...[繼續閱讀]
1978~1990年,全省人防機動通信主要通過摩托車和通信警報車達成,時稱“運動通信”。至1990年,全省有摩托車16輛,通信警報車18輛。1991~2000年,機動通信主要通過指揮通信車實現。2000年6月,省人防辦作出規定:省轄市人防辦配置1臺應急...[繼續閱讀]
1984年9月,南京市人防辦首次使用微型計算機、多筆繪圖儀、閉路電視、傳真機、復印機等現代化的指揮作業工具,成功地進行市、區兩級核化條件下的防空襲演習。江蘇人防指揮自動化建設開始起步。1985年4月,省人防辦制定《江蘇省...[繼續閱讀]
2002年8月,省人防辦印發《江蘇省人防指揮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規范》,對指揮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中的標準代碼和人防系統本身代碼進行規范。標準代碼包括地名、人員分類、文化程度、人口類型標準、目標裝備代碼、企業性質標準...[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