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汝藏民以畜牧為主,他們與毛紡織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穿的毛布、毛披肩、毛衣、毛毯子,用的毛帳篷、毛繩、馬鞍、坐墊等。紡織品是他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紡織工藝代代相傳已成尼汝村藏族傳統的家庭手工業。在尼汝...[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尼汝藏民以畜牧為主,他們與毛紡織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穿的毛布、毛披肩、毛衣、毛毯子,用的毛帳篷、毛繩、馬鞍、坐墊等。紡織品是他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紡織工藝代代相傳已成尼汝村藏族傳統的家庭手工業。在尼汝...[繼續閱讀]
東旺藏民世代以編織手工藝來解決自身的衣物著裝, 至今依然保持著藏族民間傳統編織家庭手工藝。紡織的工具有緯刀(藏語稱“塔茸”),加固桿(藏語稱“金旺”),加接索(藏語稱“釉”,又稱連環索),隔離線(藏語稱“?!?,腰帶(藏語稱...[繼續閱讀]
槍朵村是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新陽行政村的一個村民小組,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距鄉政府5公里,滇藏公路214線國道從村旁經過,交通十分便利。槍朵屬半山區,以二半山區的農業經濟為主,并飼養有少量的牲畜。主要種植有...[繼續閱讀]
尼西鄉湯滿行政村湯堆自然村,海拔2700米,介于北緯27°51′-28°,東經99°20′-99°24′之間。湯堆自然村地處香德214線國道邊,香維路交叉地段,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交通極為便利。距香格里拉縣城30公里,尼西鄉政府駐地崩書塘...[繼續閱讀]
小中甸鎮團結村吉沙村民小組位于小中甸鎮的南部、千湖山景區下,距縣城40公里,分為上、下吉沙,全村89戶,400多人,海拔3140米。四面群山環繞,是橫斷山脈三江縱谷區,東部是由四川甘孜延入香格里拉的沙魯里山脈西支高原面,地形成北...[繼續閱讀]
五境鄉蒼覺村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南部,距離縣城103公里,屬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地處金沙江東岸,橫斷山脈中,該村成長條型分部,是屬典型的干熱河谷藏族村莊。南與上江平行相連,對面與麗江塔城、維西塔城和德欽拖頂相對,是藏族文化與...[繼續閱讀]
尼西鄉,轄幸福、新陽、湯滿、江東四個村委會,1135戶,6378人。主要民族為藏族和漢族,其中藏族占78.7%,尼西鄉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北部,介于北緯27°57′~28°25′,東經99°20′~99°37′之間,鄉駐地崩書塘海拔3160米,距縣城香格里拉39公里。...[繼續閱讀]
三壩納西族民族鄉是迪慶州唯一的納西族民族鄉,位于香格里拉縣城的東南部,哈巴雪山之東,由白地、哈巴、東壩三個山間平壩組成。鄉駐地白地水甲村,距縣城105公里,海拔2380米。金沙江從東南流繞而過,形成與麗江玉龍縣的大具、鳳...[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