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的內部管理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以“運行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社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為目標,各地農民合作社朝著規范、提升、可持續方向發展。2014年,全省9414家農民合作社建立農業生產記錄...[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農民合作社的內部管理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以“運行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社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為目標,各地農民合作社朝著規范、提升、可持續方向發展。2014年,全省9414家農民合作社建立農業生產記錄...[繼續閱讀]
從服務能力來看,浙江省農民合作社服務內容日益拓展,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目前全省26313家農民合作社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占總數的61.8%;10224家農民合作社提供生產服務,占總數的24%;提供運銷服務、購買服務、加工服務和倉儲...[繼續閱讀]
1.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辦社基礎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農民加入農民合作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不改變家庭承包關系,不影響生產經營自主權,不改變家庭財產...[繼續閱讀]
1.規范章程和制度農民合作社應按照《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條例》和《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結合自身實際來規范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農民合作社崗位職責、生產管理、收購營銷、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等切實可行...[繼續閱讀]
1.統一農業投入品的采購和供應引導農民合作社根據生產經營和社員的需要,統一組織采購、供應農業投入品,實行規模采購,努力減少社員的生產成本。農民合作社也可以統一開展運輸、儲藏等服務。2.統一生產質量安全標準和技術、...[繼續閱讀]
單個的農民合作社雖是若干小農戶的集合,在市場經濟當中依然沒有規模優勢,因此浙江省許多地區積極引導同區域同行業合作社兼并重組,整合資金、人才、設施、品牌和市場資源,形成一定范圍內的優勢產業,提高合作社的競爭能力。...[繼續閱讀]
浙江省物產豐富,特色農產品眾多,在特色農產品產業集中度高的區域,興辦農民合作社不僅能帶動農民致富,更能做強一個產業。1.桐廬高涼亭薯業專業合作社桐廬縣合村鄉高涼亭村是該縣最偏遠山區,家家戶戶都有種薯和土法烤制薯干...[繼續閱讀]
采用科技帶動發展的農民合作社在運營過程中以農業科技為主線,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這種模式不僅能使農民合作社發展壯大,對于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