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或減輕茶樹凍害,應從提高茶樹本身對低溫的抵抗力和改善環境條件著手。(一)越冬期凍害預防1.加強肥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長季節加強肥培管理,注意病蟲防治,實行采養結合,促進茶樹健壯成長,以積累較多的有機物質,提高對低溫...[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預防或減輕茶樹凍害,應從提高茶樹本身對低溫的抵抗力和改善環境條件著手。(一)越冬期凍害預防1.加強肥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長季節加強肥培管理,注意病蟲防治,實行采養結合,促進茶樹健壯成長,以積累較多的有機物質,提高對低溫...[繼續閱讀]
2005年1月國家出臺茶葉食品市場準入制,是新形勢下產業發展的需要。使用食品市場準入標志,屬于質量標志,其目的在于:一是表明本產品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二是表明本產品經過出廠檢驗;三是企業明示本產品符合食品質量安全基本要...[繼續閱讀]
茶樹采收的對象是新梢,采下的新梢多,產量就高;但同時茶樹制造養分的能力就削弱了,要解決好這一矛盾,關鍵是要做到采、養結合。如何做到采、養結合,在不同的茶樹發育階段應當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幼齡茶園主要是培養樹冠,以...[繼續閱讀]
手工采摘是名優茶產區采用的茶葉采收方法。名優茶手工采摘強調“早采勤采、應采全采”,從而能早采早發,并且只要每批次的應采芽葉都能按批次及時采摘干凈,就能在整個茶季都持續保持發芽整齊,極大提高采摘工效和優質茶產量...[繼續閱讀]
采茶是茶葉生產中耗工最多的一項工作,即使在采摘大宗茶的產區,采茶所需用工量也占總用工量的60%以上,而且季節性強,必須及時采摘才能保證茶葉的產量與品質。同時,隨著農村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的變化,造成了許多茶區采茶勞動力...[繼續閱讀]
選擇嫩、鮮、勻、凈、適宜品種的鮮葉為原料。(一)嫩度要求:生產不同種類、不同等級的名優綠茶對原料的嫩度要求不一樣,如銀針用芽頭,也有一些極品毛尖用芽頭制作;高檔毛尖用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一葉,長2.5厘米以內);中檔毛尖...[繼續閱讀]
機制卷曲形毛尖綠茶制作的工藝流程:鮮葉→脫水分級→攤青→殺青(紅外測溫前端220℃~240℃)→清風→初揉(5~15分鐘)→烘二青(110℃~140℃)→攤涼→復揉(10~20分鐘)→炒三青(100℃~120℃自動溫度計)→提毫→攤涼→足干提香(85℃~...[繼續閱讀]
小型茶廠針形茶機械配置一般為40型滾筒殺青機1臺,30型或40型揉捻機1臺,11槽理條機2臺,五斗(或三斗)烘干機1臺。針形茶機制針形名優綠茶制作的工藝流程:鮮葉→攤青→殺青→清風→揉捻→初烘→回潮→理條→回潮→烘干→篩分。直...[繼續閱讀]
根據不同的品質要求選用適制品種的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鮮葉原料。原料的嫩、鮮、勻、凈要求同名優綠茶。...[繼續閱讀]
名優紅條茶制作的工藝流程:鮮葉→萎凋→揉捻→發酵→干燥。主要加工設備包括萎凋槽、揉捻機、解塊篩分機、發酵設備、烘干機。紅條茶(一)萎凋萎凋是工夫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萎凋就是使鮮葉失去部分水分,喪失生理機能,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