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病區藥房為了解發藥差錯的原因,利用調查表調查了5 周的內差數據,并計算各項目的平均發生次數,根據發生次數的高低依序排列,如表2-8所示。表2-8 發藥差錯的原因統計表上述數據可繪成如圖2-4 所示的排列圖,由圖可見出錯的...[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某醫院病區藥房為了解發藥差錯的原因,利用調查表調查了5 周的內差數據,并計算各項目的平均發生次數,根據發生次數的高低依序排列,如表2-8所示。表2-8 發藥差錯的原因統計表上述數據可繪成如圖2-4 所示的排列圖,由圖可見出錯的...[繼續閱讀]
因果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表示質量特性波動與其潛在原因的關系,是表達和分析因果關系的一種圖表,又稱特性要因圖。因果圖是由日本質量大師石川馨(Kaoru Ishikawa)博士發明的,因此又被稱為“石川圖”;又因其形狀很像魚骨,被稱為“...[繼續閱讀]
在考慮復雜的問題,并需客觀地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對策時,可使用因果圖。因果圖可分為兩種。1. 原因追求型因果圖原因追求型因果圖用于“原因分析”(魚頭朝右,特性值通常以“為什么……”來描述),見圖2-5。圖2-5 原因追求型因果圖...[繼續閱讀]
兩種類型因果圖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下面就以原因追求型因果圖為例來闡述因果圖的繪制方法。1. 列出問題畫出主骨與所要討論的主題(見圖2-7),主題可表示為以“為什么”開頭的語句,如“為什么產品品質不良率高”“為什么設備停...[繼續閱讀]
以下所列為因果圖繪制時容易出現的問題,需引起注意。1. 因果關系不明確或放入無關聯的原因。2. 用詞籠統含糊。3. 沒有繪制箭頭記號。4. 小原因數量不足或中原因未加以細分成小原因。5. 對策與原因混淆。6. 大原因可用中性詞描...[繼續閱讀]
樹圖(Tree Diagram)能將事物或現象分解成樹枝狀,故又稱樹形圖或系統圖。樹圖就是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并繪制成圖,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樹圖可以系統地掌握問題而被廣泛應用于企...[繼續閱讀]
樹圖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策型樹圖,另一種是原因型樹圖。1. 對策型樹圖對策型樹圖以“目的—方法”方式展開(見圖2-13)。例如問題是“如何提升品質?”,則開始發問“如何達到此目的,方法有哪些?”,經研究發現有“推行零缺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