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袋時期:不同蘋果品種,不同立地、氣候條件摘袋時期有所差異。紅色品種新紅星、新喬納金在海洋性氣候、內陸果區,一般于采收前15-20天摘袋;在冷涼或溫差大的地區,采收前10-15天摘袋比較適宜;在套袋防止果色過濃的地區,可在采...[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摘袋時期:不同蘋果品種,不同立地、氣候條件摘袋時期有所差異。紅色品種新紅星、新喬納金在海洋性氣候、內陸果區,一般于采收前15-20天摘袋;在冷涼或溫差大的地區,采收前10-15天摘袋比較適宜;在套袋防止果色過濃的地區,可在采...[繼續閱讀]
一般蘋果樹樹冠內相對日照量在20%~30%為宜,為達到這個標準,就要進行秋季修剪,以使各處枝都得到良好的光照,每個枝的葉層光照均勻。在果實著色期內,即除袋后,清除樹冠內徒長枝,疏去外圍競爭枝以及骨干枝背上直立旺梢,是增加光...[繼續閱讀]
摘葉是用剪子將葉片剪除,僅留葉柄即可,目的主要是摘除影響果實受光的葉片。據試驗,當樹冠上部的摘葉程度為19%~59%,樹冠下部的摘葉程度為34%~78%時,對富士果實的發育未出現不良的影響;樹冠下部和下部北側的果實,折光糖的含量...[繼續閱讀]
轉果的目的是使果實的陰面也能獲得陽光直射而使果面全面著色。除袋后一周左右轉果一次,共轉2-3次。對于下垂果,因為沒有可使轉過的果實固定的地方,可用透明膠帶連接在附近合適枝上固定住。轉果時切勿用力過猛,以免扭落果實...[繼續閱讀]
反光膜是指涂上銀粉,具有反光作用的塑料膜。鋪反光膜主要是使果實萼洼部位和樹冠下部及樹冠北部的果實也能受光,從而增加全紅果率。反光膜鋪設,以內袋摘除后一周左右即采收前20天鋪完。鋪設反光膜之前,進行第一次摘葉,并疏...[繼續閱讀]
套袋果園的肥水管理有別于無袋栽培,尤其是肥料的施用,由于蘋果套袋后果實含糖量下降,應增加磷、鉀肥的施用量。(1)增施有機肥:根據肥料的有效成分,每公頃產量在3萬千克以上的蘋果園,有機肥的施用量,一般要達到“斤果斤肥”的...[繼續閱讀]
(1)采收:根據運輸、貯藏和消費市場要求進行適期采收。適期采收是提高果品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過早采收,果實達不到品種應有的標準;采收過晚,果實過熟發綿,不耐貯藏運輸。果品的用途不同,采收期也有差異。作為貯藏果品,果個...[繼續閱讀]
某些果實套袋后易發生苦痘病和銹果病,影響了套袋效果,應嚴加防治。(1)苦痘病:蘋果苦痘病的癥狀在果實發病初期,先由果皮下的果肉發生病變,出現果面稍凹陷、色較暗的病斑。病斑下果肉呈海綿化的褐色斑點,病部果肉逐漸干縮呈...[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