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蘇州歷史上迭經戰亂,城南淪為荒野,有農人耕種其間。圖為盤門內南園田地,攝于解放初。...[繼續閱讀]
唐咸通二年(861)建寺,初名般若院,宋時稱羅漢院。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判司王文罕兄弟倆捐建磚塔兩座。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天國戰爭中寺與寺前民居均毀,雙塔幸存。同治二年(1863)12月清軍在雙塔寺內屠殺太平軍俘虜三萬,血流成河。...[繼續閱讀]
玄妙觀始建于西晉咸寧二年(276),觀內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年間,如此規模的宋代殿堂建筑現為全國僅有。舊時玄妙觀內攤販接踵,百戲雜陳,充滿了濃郁的吳地風情。...[繼續閱讀]
觀內攤販依舊,布棚張掛,行人身穿旗袍和長袍,顯出了時代特色。...[繼續閱讀]
蘇州剛剛解放,老百姓還不富裕,但人物和景觀都很陽光。...[繼續閱讀]
蘇州文物古跡眾多,遍布大街小巷和水巷河岸,構成了濃郁的古城風貌。攝于1930年左右。...[繼續閱讀]
在三清殿露臺,為古時之物,毀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攝于20世紀50年代。...[繼續閱讀]
觀內市場已經取消,攤販全無。剛剛植樹綠化,環境雖然整潔,卻也少了許多生活氣息。...[繼續閱讀]
1999年觀前更新改造,玄妙觀內煥然一新,成為城市廣場。...[繼續閱讀]
在三清殿后,明正統三年(1438)巡撫侍郎周忱、知府況鐘捐俸所建。明萬歷三十年(1602)毀于火。清康熙十二年(1673)玄妙觀方丈、鐵竹道人施道淵、巡撫慕天顏、道紀司陶宏化募建,歷時一年而成,復回舊觀。所供神像上事玉皇,中事斗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