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 列表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共有 47 個詞條內容

21.津門保甲圖——天津城廂圖 縣城內圖 東門外圖 西門外圖 南門外圖北門外圖 東北城角圖 西北城角圖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發動了侵華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當年8月,英艦駛至大沽口外,并與直隸總督琦善舉行了談判。英艦北上,引起朝廷恐慌,由此沿海處處設防。這時,“枕河襟海,拱衛京畿”的天津,遂將全境編以保甲,繪圖系說,形成了...[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2.天津濠墻圖[1860年(清咸豐十年)]及郡城濠墻圖[1870年(清同治九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三次進犯天津。負責防守天津的清軍統帥僧格林沁向清廷報告說:“天津城池,半已殘缺,城內民無宿糧,地無井泉,每日水米,均待城外接濟。所有富商大賈,百貨聚集均在城外,防守甚難?!苯ㄗh于郡城“附近...[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3.天津地圖

    英租界是天津劃定的最早的租界。英租界的規劃者是英軍工兵上尉戈登(C·G·Gordon)。該圖是戈登等人于1860年測繪的天津城廂及最早劃定英、法租界圖,也是目前發現的第一張用近代測量方法和技術繪制的天津地圖,比較準確地反映了開...[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4.天津縣圖(上)(下)

    根據1860年(咸豐十年)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隨即有了以紫竹林為中心的英、法、美三國租界的設立。為強化天津的國防地位,清王朝于1867年(同治六年)分別在天津城東賈家沽道和海光寺創辦了規模宏大...[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5.天津城至紫竹林圖

    天津英、法租界開辟后,發展迅速,二十余年后,已頗具規模。1888年(光緒十四年)在署理津海關道劉含芳的主持下,由旅順繪事教習、候選縣丞陳文琪帶領學生,用西法測量,繪制了“天津城至紫竹林圖”。圖中標示的洋行、銀行、保險公...[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6.天津府城分段防守貼說圖

    自16世紀倭寇騷擾中國海疆以來,“襟帶渤海,屏蔽京師”的天津,國防地位日益凸顯。鴉片戰爭期間,英艦北上大沽口,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三次進攻大沽,兩次打到天津,最終造成了北京的陷落。此后,列強動輒以軍艦北駛相要挾。...[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大沽口南北兩岸營壘全圖

    大沽口系海河的出???即大直沽口的簡稱,當因元代大直沽而得名。(乾隆)《天津縣志》引《畿輔通志》:“海河……南、北運河之會流也。自天津東北三岔口,迄大直沽口,長一百二十里?!睔v來為天津之門戶。大沽口炮臺始建于16世...[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7.英法德租界全圖

    繼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美三國租界設立之后,德國亦于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由駐華公使出面,照會總理衙門,要求在天津設立租界,以擴展商務。直隸總督遂委派天津海關道與德國駐津領事簽訂了《天津租界合同》,這樣,德國便成了...[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8.天津府城圖

    該圖系光緒重修《天津府志》卷二十三《城鄉》之附圖,與刊于1860年(道光二十六年)《津門保甲圖說》中之“縣城內圖”相比較,城角各水坑周圍多已擴展為居民區。原圖規格為280mm×180mm。附:(天津)“郭圖”[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該...[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29.天津縣圖

    19世紀80年代,天津城市迅速發展,尤其是唐津鐵路的通車,大大促進了天津的繁榮。該圖以計里開方的傳統方法繪制,每方10(平方)里,東西、南北各12方,合計約144平方里。原圖分為上、下兩幅,現拼接為一幅。圖中可見1888年(光緒十四年...[繼續閱讀]

天津城市歷史地圖集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