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 列表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共有 41 個詞條內容

三角折線紋彩陶罐

    齊家文化肅南縣波羅臺子出土口徑9.7厘米底徑5.2厘米高12厘米泥質紅陶,敞口直頸,鼓腹平底,口肩部有雙耳。施黑彩,紋飾分三層,口頸部繪平行線紋,肩部繪弦紋兩道,腹部繪三角折線紋、網紋和豎條紋。...[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青銅蓮枝燈

    漢代肅南縣出土整器呈樹枝形,燈桿頂部有一圓形淺沿平底燈碗,底座呈圓丘形。主燈桿為圓柱體,呈三竹節狀,其中第一、二節四面焊有華葉座。在二、三節四華葉座上各飾四格龍形燈枝,龍頭頂端各置一圓形淺沿燈碗。造型別致,設計...[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朱雀紐蓋青銅盅

    漢代肅南縣出土口徑15.7厘米底徑21.8厘米通高55.5厘米圓蓋鼓凸,蓋紐為一站立朱雀。敞口,束頸,溜肩,球腹,肩部有一橋形小耳,高圈足,足部外撇。壺蓋中央亭亭玉立的朱雀,既表達了古人對“四靈神獸”的崇拜,又給器物增添了美感。...[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青銅舞蹈人

    漢代肅南縣明花鄉草溝井西五個疙瘩漢墓群出土女子形象,面向右側,發髻高聳,兩臂左右分開,一臂平伸,一臂彎曲上舉,身呈“S”形舞姿,一腿彎曲上提,外撇腳頭上翹,一腿后彎曲起。整器凸顯女性身體柔美曲線,動感強烈,姿態生動。...[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泥塑飛天頭

    北魏肅南縣金塔寺采集高20厘米泥質,盤發高髻,細眉、杏眼、隆鼻、嘴唇微撇,右耳殘。...[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菱花形三高足折疊鎏金盤

    唐(吐蕃)肅南縣出土口徑29.5厘米高19.5厘米盤呈圓形,鎏金,菱花形邊,淺腹。盤底部有三高足,足分兩截,中間分子母扣套合,用穿釘相連,并有長凸片,只可向內折疊。足上截焊于盤底,下截呈板瓦狀,上窄下寬向外撇。足中部有突出的圓形...[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單耳帶蓋鑲松石金壺

    唐(吐蕃)肅南縣出土口徑6.5厘米底徑6.5厘米高17.5厘米侈口、直頸、圓肩、鼓腹、假圈足、平底。圓拱形蓋,中央為杯形紐,上鑲一圓形碧玉珠(已失),壺蓋一側用穿釘連在壺口,另一側是子母扣。壺肩部有凸弦紋一周,腹部一側鉚一菱花形...[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如意形金飾

    唐(吐蕃)肅南縣出土長8.4厘米寬3.5厘米厚0.8厘米呈如意形,菱形花邊,一端形似葫蘆,一端呈方形并開一長方形帶孔。正面紋飾鏤空,中為桃形,邊為纏枝紋。制作精美,外觀華麗。...[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彩繪馬蛇生肖圖木板畫

    唐(吐蕃)肅南縣出土長87厘米寬24.5厘米長方形,木板上用墨筆雙線勾勒一壺門開光,壺門內木板本色為底色,左邊用墨筆繪站立的駿馬,右邊用墨筆繪一口吐芯子的盤蛇。馬、蛇兩側各繪云氣紋一朵,戶門外著土紅色。構圖簡潔,色彩艷麗。...[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龍紋金飾皮帶

    唐(吐蕃)肅南縣出土長159厘米寬2.3厘米厚0.4厘米皮帶正中有圓形金佩,正中間有蓮花、卷草紋裝飾,周圍環繞一條三爪龍。皮帶以鏤空金線如意卷草紋襯底,正面兩邊以金絲飾邊,皮帶一端用金皮包飾。...[繼續閱讀]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