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9月,為了擴大中國共產黨在國民軍聯軍中的力量,時任劉郁芬部政治處負責人的錢崝泉赴陜北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系后,帶領李臨銘、?;瘱|、呂振華、王兆卿等中共黨員和進步青年30余人,途經寧夏赴蘭州,到劉郁芬部的軍事政治...[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26年9月,為了擴大中國共產黨在國民軍聯軍中的力量,時任劉郁芬部政治處負責人的錢崝泉赴陜北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系后,帶領李臨銘、?;瘱|、呂振華、王兆卿等中共黨員和進步青年30余人,途經寧夏赴蘭州,到劉郁芬部的軍事政治...[繼續閱讀]
1926年年底,鄧小平(當時名為鄧希賢)受中共黨組織的派遣和國民軍聯軍總政治部副部長劉伯堅的邀請,從蘇聯回國到馮玉祥部隊開展工作。1927年2月,鄧小平、王滌亞、朱逸塵一行三人騎駱駝一路風塵仆仆來到寧夏城。到達寧夏城后,住...[繼續閱讀]
謝子長、劉志丹在寧夏省城活動時住過的地方1929年10月,吉鴻昌部離開寧夏后,為了穩固后方,馮玉祥任命蘇雨生為騎兵第四師師長,駐扎平羅和姚伏堡、立崗堡一帶。蘇雨生為控制寧夏,借機大肆擴軍,收編了陜北的地方武裝谷連舫、石...[繼續閱讀]
1930年5月,中共北方局(順直省委代)派原中共北平市委領導成員、組織部長杜潤滋來寧夏省城開展工作,恢復和建立黨組織。來到寧夏省城后,杜潤滋利用他和寧夏中學(原五中)教務主任杜立亭(杜承業)的同鄉、同學關系,以在寧夏中學(簡...[繼續閱讀]
張德生1931年2月,經中共陜北特委同意,張德生赴寧夏省城,通過關系與杜潤滋在監獄見面。杜潤滋介紹張德生與擔任寧師附小教員兼寧夏《民國日報》編輯的中共黨員劉梅村建立了聯系。此后,張德生、劉梅村等人利用杜潤滋原在寧夏...[繼續閱讀]
1932年8月,蔣介石因顧念西北宿將馬福祥去世,再次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1933年3月1日,馬鴻逵率新的省政府委員宣誓就職。自此,西北地區的控制權從馮玉祥系轉到了蔣介石系手中。1933年8月,綏遠省中共臨河縣委遭敵破壞,縣委...[繼續閱讀]
張子華(原名王緒祥)張子華(1914至1942年)原名王緒祥,乳名宿祥,曾化名王少髯、黃漢等。寧夏中寧縣恩和鄉沙灘村人。1926年,當王緒祥在恩和高級小學即將畢業之際,國民軍在寧安堡(今中寧縣城關)駐軍政工人員、共產黨員多次到恩和高...[繼續閱讀]
寧夏省政府大禮堂寧夏省政府辦公廳舊址1928年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馮玉祥為鞏固在西北的地盤,擴大勢力范圍,以寧夏、青海距離甘肅省城太遠,交通不便,不易發展為由,提出另設寧夏、青海兩省的提案。1928年9月5日,國民黨中央政治...[繼續閱讀]
1927年5月徐州會議以后,馮玉祥聯蔣反共的立場日益明顯,國民軍中劉郁芬等高級將領的軍閥作風日益膨脹。在國民軍統治的西北地區,粗暴地對待回族等少數民族。經濟上,則毫不顧及人民生活,把龐大的軍費和兵源負擔強加于西北各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