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984年),鑄行太平通寶錢。錢文隸書。有銅、鐵兩種幣材。太平通寶為北宋首個年號錢。近年先后在四川合川、德陽、邛崍發現太平通寶隸書小平鐵錢實物,出量較少。北—2—1出現地:四川合川特征...[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984年),鑄行太平通寶錢。錢文隸書。有銅、鐵兩種幣材。太平通寶為北宋首個年號錢。近年先后在四川合川、德陽、邛崍發現太平通寶隸書小平鐵錢實物,出量較少。北—2—1出現地:四川合川特征...[繼續閱讀]
北宋太宗淳化年間(公元990年—994年),鑄行淳化元寶錢。錢文有楷、行、隸、草四體,太宗親書。有銅、鐵兩種幣材。淳化元寶是我國最早的御書錢,也是最早的御書鐵錢。近年先后在四川安縣、綿陽發現淳化元寶小平鐵錢實物,出量稀...[繼續閱讀]
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正月,李順起義軍占領成都,五月稱為蜀王,建元應運。鑄行應運元寶、通寶、應感通寶錢。有銅、鐵兩種幣材。這是我國最早的起義軍鐵錢。李順稱王數月即敗,所鑄鐵錢流傳極少。①應運元寶小平鐵錢,20世紀8...[繼續閱讀]
北宋太宗至道年間(公元995年—997年),鑄行至道元寶錢。錢文是宋太宗御筆親書楷、行、草三體。有銅、鐵兩種幣材。文獻記載鐵錢僅見草書一體,出量稀少。20世紀90年代在四川綿陽發現至道元寶楷書小平鐵錢實物一枚,這枚楷書小平...[繼續閱讀]
北宋真宗景德年間(公元1004年—1007年),鑄行景德元寶錢。錢文楷書。有銅、鐵兩種幣材,小平是銅材,大錢是鐵材。景德二年,邛州惠民監(今蒲江境內),嘉州豐遠監(今樂山境內)鑄造景德元寶折十鐵錢。兩州鑄造鐵錢,每貫25斤8兩,銅錢1當...[繼續閱讀]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鑄行祥符元寶、通寶錢。錢文楷書。元寶有銅、鐵兩種幣材;通寶皆為銅材。大中祥符元年至九年(公元1008年—1016年),四川益州監鑄行祥符元寶折二鐵錢。大中祥符七年至九年(公元1014年—1016年),四川益州...[繼續閱讀]
北宋真宗天禧年間(公元1017年—1021年),鑄行天禧通寶錢。錢文楷書。小平為銅材,折二為鐵材。宋真宗在這五年中,四川邛州惠民監(今蒲江境內)、嘉州豐遠監(今樂山境內)、雅州監(今雅安境內)三監皆鑄行天禧通寶折二鐵錢。近年先后...[繼續閱讀]
北宋仁宗天圣年間(公元1023年—1032年),鑄行天圣元寶錢。錢文楷、隸、篆三體。錢皆是小平,有銅、鐵兩種幣材。天圣年間,四川合州監鑄行天圣元寶小平鐵錢。近年先后在四川蒲江、名山發現天圣元寶鐵錢實物,出量較少;在蒲江還發...[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