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記者看寧夏 > 列表
記者看寧夏 共有 379 個詞條內容

寧夏蔡川村:山溝溝里解出“產業+金融”脫貧密碼

    50歲的蔡川村村民楊志科受了半輩子窮,在他的認知里,“產業”和“金融”一類的詞和他八竿子打不著,而祖祖輩輩遭受過的貧窮,在他這一代也難以擺脫。然而,短短幾年間,村里“小金融”撬動“大產業”的發展模式便完全顛覆了他的...[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西海固綠了,鄉親們富了

    [解說]寧夏西海固地區一度被稱為“苦瘠甲天下”,曾被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認定是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正是這片背負著太多歷史標簽和發展欠賬的黃土地上的人們,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的60年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告別貧困

    [節目導視]告別貧困,寧夏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同期:我們鹽池脫貧了,我們要努力奔小康);邁向小康,摘帽不摘責任(同期:我們雖然脫貧了,但是我們不能摘責任、不能摘政策、不能摘幫扶、不能摘監管)。敬請關注本期節目——...[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寧夏紅寺堡區:朵朵黃花在干沙灘上鋪就脫貧路

    [解說]受制于生態環境脆弱、荒漠化嚴重等惡劣條件影響,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的農民曾經一度“靠天吃飯”卻難以維持生計。近年來,隨著黃花產業的興起,村民生活大為改觀,小小的黃花把“干沙灘”變成了致富的“聚寶盆”,鋪就一...[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寧夏隆德:村集體分紅 助力脫貧攻堅

    [解說]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好水鄉后海村位于六盤山深處,這兩年每到歲末年初,村里都會增添一道景觀:村民們聚集在村部會議室,排隊領取一年一度的“年終獎”。記者新春走基層來到這里,原來是當地村民正在領取入股土地股份合...[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東西部合作發展紡織產業助力精準脫貧

    [解說]隨著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一些東南沿海地區紡織企業向西部地區轉移,區域資源有效對接激活了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潛力,各具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為西部地區精準脫貧提供了重要途徑。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紡織工業發展具備良好...[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繁榮發展的制度優勢——解碼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寧夏實踐

    孟秋時節,賀蘭山下綠洲千里,黃河兩岸稻菽浪涌,六盤山間草木蔥蘢,祖國西北塞上大地一片生機盎然。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施行開啟了寧夏繁榮發展的新紀元。60年一甲子,勤勞的各族群眾在中國共...[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守望相助一甲子 同心共筑中國夢——寧夏奮進60年巡禮之民族團結篇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60年團結奮斗,60年繁榮發展,寧夏各族兒女始終同呼吸、共命運,走出一條民族團結進步之路。如今的塞上大地,“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的理念已融入寧...[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塞上沃土黃河育 美好生活共創建——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團結工作一瞥

    “黃河水引到咱家鄉,回漢鄉親干得忙。好政策呀人人夸,各族人民是一家?!币磺戮幍拿窀琛盎▋骸?唱出了寧夏人民濃郁的民族團結情。面積6.64萬平方公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從南部山區到北部川區,一...[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鄉鎮始終是他的“陣地”——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寧夏回族干部李進禎

    2017年10月25日,52歲的寧夏回族干部李進禎因心肌梗塞不幸殉職倒在了扶貧一線,2000余名干部群眾自發為其送行,為他的離去失聲痛哭?!昂眯值堋薄昂么蟾纭薄簧汆l親以家人般的稱呼替代了“李進禎”的名字?!稗k公室的燈第一個...[繼續閱讀]

記者看寧夏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