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08-建筑56-58聯合準備銀行家屬住宅舊址(1989年)1938年2月11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創辦了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總行設于北平,另外在天津、青島、濟南、煙臺等日軍占領城市以及日本東京等地設立辦事處。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煙臺...[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圖08-建筑56-58聯合準備銀行家屬住宅舊址(1989年)1938年2月11日,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創辦了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總行設于北平,另外在天津、青島、濟南、煙臺等日軍占領城市以及日本東京等地設立辦事處。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煙臺...[繼續閱讀]
圖08-建筑59改為虹口賓館7號樓的李子居故居(2015年)李子居故居位于大馬路虹口賓館院內,建于1930年代之前,英國亞洲殖民地早期風格,坐南朝北,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四面坡紅瓦屋頂,雙層石木結構,平面呈方形,外墻為雜色花崗巖砌筑,大...[繼續閱讀]
圖08-建筑60綦紹武故居正門(1989年)作者曲德順父親曲緒模在綦紹武故居前留影(1980年代)改為虹口賓館1號樓的綦紹武故居(2019年)綦紹武故居位于大馬路虹口賓館院內,建于1920年,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650平方米,四面...[繼續閱讀]
圖08-建筑61作為民居的馬禮遜故居的東側面 (1989年)馬禮遜故居位于大馬路東段路北,建造年代不詳,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950平方米,四面坡紅瓦屋頂帶閣樓,雙層磚木結構,平面呈正方形。主建筑東南順接二層四面坡...[繼續閱讀]
圖08-建筑62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駐煙辦舊址的西南側面(1989年)改為酒店的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駐煙辦舊址(2019年)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駐煙臺辦事處位于大馬路東段路南,建于1930年代,現代極簡主義風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650平方米...[繼續閱讀]
圖09-建筑74迎親隊伍經過美國浸信會禮拜堂(1920年代)1859年夏天,美國南方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簡稱SBC) 從紐約派遣的傳教士花雅各(James Landrum Holmes,1836-1861) 夫婦到達煙臺,兩人成為最早來到煙臺傳教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最初在...[繼續閱讀]
圖09-建筑75-76位于大馬路右側的震寰號(1930年代)震寰商號舊址(1989年)震寰號商行位于大馬路西段路北,建于1920-30年代,前店后宅布局,中西合璧風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店宅均為雙面坡青瓦硬山式屋頂,雙層磚石結構,平面...[繼續閱讀]
圖09-建筑77成為民主黨派辦公地點的金貢三故居(1980年代)金貢三故居正面(1989年)金貢三故居位于大馬路西段路北,建于1937年,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580平方米,四面坡紅瓦屋頂帶閣樓,雙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平面呈方形...[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