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本病易感宿主,其他動物均不感染。本病多發生于肉雞,多在4~6周齡發病,公雞比母雞發病較多。蛋雞和火雞為隱性感染。一般通過病雞和健康雞的直接或間接接觸,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本病。經雞卵垂直傳播發生較少。病毒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雞是本病易感宿主,其他動物均不感染。本病多發生于肉雞,多在4~6周齡發病,公雞比母雞發病較多。蛋雞和火雞為隱性感染。一般通過病雞和健康雞的直接或間接接觸,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本病。經雞卵垂直傳播發生較少。病毒在...[繼續閱讀]
病雞初期步態稍見異常,以后呈現跛行,跗關節上下兩部分(腱索和腱鞘)腫脹。病雞常坐在跗關節上不愿走動。病雞腓腸肌斷裂(圖35),患肢不能伸展和負重,造成病雞永遠跛行。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較長者,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蹣跚。...[繼續閱讀]
根據癥狀與病變,結合流行特點,可作出初步診斷。進一步確診,可取病雞腱鞘和關節囊病料接種雞胚或細胞分離病毒,用瓊脂擴散試驗和病毒中和試驗鑒定病毒。對感染雞群的血清學檢查可用瓊脂擴散試驗,病毒感染2~3周后,血清中出現...[繼續閱讀]
(1)免疫接種:種雞在開產前2~3周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一般可使雛雞在3周內不受感染。也可在雛雞2周齡時先接種弱毒苗一次,然后在開產前再接種一次油乳劑滅活苗,可使小雛獲得較好的保護。(2)衛生防疫措施: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繼續閱讀]
雞白痢主要是2~3周齡以內的雛雞呈現急性敗血癥,4~7周齡呈亞急性,成年雞多為慢性經過或隱性感染。雞傷寒大多發生于成年雞和青年雞敗血性傳染病。病情急緩和發病死亡率高低在不同雞群中差異較大。雞副傷寒常在2周齡以內雛...[繼續閱讀]
雞白痢:雛雞白痢一般在出殼后3~7天發病增多,開始死亡,7~15日齡為發病死亡高峰,20日齡以后發病量迅速減少。病雛精神萎頓、羽毛蓬松、尾翅下垂、拱背、閉目縮頸、呈打瞌睡狀,食欲減少或拒圖36中雛雞白痢(右)毛色淡、生長慢...[繼續閱讀]
雞白痢病雞肝腫大變性,淡白色至土黃色,有點狀出血,表面有灰白色至灰黃色壞死點(圖37)。雞傷寒病例肝充血腫大2~3倍,呈青銅色或黃綠色(圖38),肝表面常有灰白色圖37雞白痢病雞肝小點狀壞死。壞死點,有時發生肝破裂性出血(圖39)。...[繼續閱讀]
根據雞沙門氏桿菌病的流行特點、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以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沙門氏桿菌分離鑒定及血清學檢查。鑒別診斷雛雞白痢應注意與曲霉菌病區別。曲霉菌病主要由煙曲霉菌等引起,7~20日齡幼禽多發,有嚴重的呼吸...[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