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寇 準本詩平仄正統,無一字可平可仄,無一字可仄可平;這種情況下面還有,讀者自可看出,不再說明。這首思鄉懷歸之作,從“聊引望”起,以“忽自驚”結,寫出了由景到情的過渡,自然真切。全詩重心是寫景,尤其“野水無人渡,孤舟...[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宋 寇 準本詩平仄正統,無一字可平可仄,無一字可仄可平;這種情況下面還有,讀者自可看出,不再說明。這首思鄉懷歸之作,從“聊引望”起,以“忽自驚”結,寫出了由景到情的過渡,自然真切。全詩重心是寫景,尤其“野水無人渡,孤舟...[繼續閱讀]
宋 方 鳳宋朝確實是淪亡了,但背負八歲幼帝趙昺投海殉國的陸秀夫這樣的忠臣烈士雖敗猶榮,雖死猶生。這一片皎皎丹心,伴隨高懸于海上的紅日,將永遠照耀著千秋后世!...[繼續閱讀]
元 楊 載本詩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元明清詩三百首》?!奥淙詹龎?晴天島嶼孤”是元人習唐的警聯。詩中以主要篇幅刻繪洞庭湖壯闊的氣象,暗寓著對友人量接風物、試展身手的期念,結筆贊語更彰顯全詩的壯別...[繼續閱讀]
明 高 啟這首與唐崔涂同題的《孤雁》(12),也是突出一個“孤”字:“失”、“單”、“怯”、“難”、“急”、“殘”諸語層層壓下,形容備至;末兩句又作一振,“孤雁”之“孤”,不僅是孤零、孤弱,而且是孤高、孤傲?!傍D鹥”、...[繼續閱讀]
清 蔣士銓詩人揮灑一枝靈巧、多變的筆,展露出一幅視象、聲音、輕重和內心感覺交融的湖上秋夜圖。全篇意象新鮮、豐富、多變,詩的意境清奇,富于空間感和流動感。...[繼續閱讀]
近代 張佩綸頷聯寫景細致入微,尤其“個”字形竹葉觸手可及,可謂詩中有畫;且文辭中流露出不為外物所動,以品茗讀書自得其樂的自重之意。頸聯由景入情,頗有哲理:惜花蓄愛心,聽雨得靈感,有此二事,足可疏心靈,澡雪精神,滾滾紅塵...[繼續閱讀]
現代 馬君武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三十日,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組織。馬君武是國民黨元老,1905年即加入同盟會且任秘書長,1921年又任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府秘書長。這首政治諷刺詩,矛頭直指汪精衛,充分揭露了汪偽的花言巧語,其修飾打扮...[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