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西北緣。西北鄰青海省班瑪、久治二縣,北與甘肅省瑪曲縣接壤,東鄰若爾蓋縣、紅原縣,南與馬爾康縣毗連,南北與壤塘縣相接。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面積為10370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有藏、漢、回、羌、滿、蒙古、苗...[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位于四川省西北緣。西北鄰青海省班瑪、久治二縣,北與甘肅省瑪曲縣接壤,東鄰若爾蓋縣、紅原縣,南與馬爾康縣毗連,南北與壤塘縣相接。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面積為10370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有藏、漢、回、羌、滿、蒙古、苗...[繼續閱讀]
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該文化遺址主要分布于岷江上游及其支流雜谷腦河谷地帶的汶川、理縣諸地。20世紀40年代時已有發現。遺物中有打磨粗糙和精致的斧、錛、鑿、刮刀、刀、銼、鏟等石器和泥質紅陶、泥質粗繩...[繼續閱讀]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北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面積為83426平方公里,人口約為7.7萬余人,其中藏族占44.85%,羌族占14.72%,漢族占37.64%,尚有回、滿等民族。轄汶川、理縣、茂縣、松潘、南坪、金川、小金、黑水、...[繼續閱讀]
1975年經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建于汶川縣岷江東岸的七圭河渡口。1980年更名阿壩州農業機械學校,設置了農機維修、農機制造等專業。1983年以后,又開設工業會計、工民建筑、企業管理等專業。1987年恢復原名,另開設車工班1個、鉗工...[繼續閱讀]
位于馬爾康鎮。成立于1995年10月20日,為阿壩州人民政府領導的正縣級事業單位。下轄阿壩電視臺、阿壩人民廣播電臺、阿壩州有線電視臺、阿壩州衛星地面接收站和510中波轉播電臺。...[繼續閱讀]
1958年建立,是四川阿壩州惟一的二類旅行社。專門接待外國及港澳臺(僑)游客。設外聯部,負責與中國旅行社、中國青年旅行社等旅行社的業務聯系,配備有各語種導游人員,承擔各語種接待部門的接待任務。地址在馬爾康。...[繼續閱讀]
1960年創辦于金川縣沙耳鄉,名阿壩州農牧學校(與同時創辦的“阿壩農牧??茖W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1961年2月遷至紅原縣邛溪鎮,8月停辦,11月復辦于紅原縣刷經寺鎮,招回原校學生。1962年7月再度停辦。1975年,經四川省革命委...[繼續閱讀]
位于馬爾康縣?;I建于1990年,1992年底廣播電臺綜合大樓竣工并開始試播,采用滾動式播出各類新聞節目,每周二、四、六用藏、漢兩種語言播自辦節目8小時15分。至1994年,來稿1695件,自采稿317件,翻譯稿675件,藏、漢語新聞用稿2474件,播出...[繼續閱讀]
1977年于威州師范學校設高師班,置中文、數學兩個專業。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威州師范學校高師班基礎上建立??茖W校。1981年7月與四川省威州師范學校分校合并,于汶川縣威州鎮郭竹鋪辟校址建此師范??茖W校,隸屬四川省高教局。...[繼續閱讀]
1958年7月創辦于今紅原縣刷經寺鎮。1959年3月,隨州府遷至馬爾康。1962年8月學校撤銷,更名為阿壩州衛生人員培訓班。1965年2月,恢復原校名。1969年3月學校再度撤銷并入阿壩州“五七”干校,并遷至汶川漩口鎮。1971年恢復原校名。1973年...[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