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點兒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板眼: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強拍(擊板)叫板,次強拍和弱拍叫眼,多少板配多少眼有一定規則。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清代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就是孔圣人活過來,一板三...[繼續閱讀]
一棍子下去就是一條印痕。本為佛教禪宗習用語。比喻做事扎實或說話一語破的。南宋朱熹《朱子語類·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大概圣人做事,如謂‘一棒一條痕,一摑(guó)一掌血’,直是恁(nèn)地!”...[繼續閱讀]
舊時認為做了什么樣的事,就有什么樣的報應。指怎么對待別人的,也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也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陰騭(zhì,義同“陰德”),折了女兒,此乃一報還一...[繼續閱讀]
經:經典。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范的經典。后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也含諷刺意味。茅盾《趙先生想不通》:“他一本正經走到電扇跟前,鄭重地關住,嘴里咕嚕了一句‘又不熱,開它干么’,就跑出了廂房去?!?..[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