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太學的時候,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與禮部侍郎令狐德棻親往迎接,眾學子正衣冠,行拜師禮。博士點名之后,孔穎達當著眾多學生之面問:“爾等既入太學,亦當勉勵,只你們可知道,什么是太學么?”眾學生面面相覷,好多貴族子弟只道是太...[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剛入太學的時候,國子監祭酒孔穎達與禮部侍郎令狐德棻親往迎接,眾學子正衣冠,行拜師禮。博士點名之后,孔穎達當著眾多學生之面問:“爾等既入太學,亦當勉勵,只你們可知道,什么是太學么?”眾學生面面相覷,好多貴族子弟只道是太...[繼續閱讀]
張柬之在唐朝是一個風云人物,后來官至宰相。其師,也自是非常了得。令狐德棻是宜州華原人(今陜西耀州)。他的父親叫令狐熙,曾任隋朝的鴻臚卿(職掌朝廷祭導),管外交、禮儀方面的事。令狐的祖先是敦煌縣的大戶,所以令狐德棻從...[繼續閱讀]
張柬之在太學求學,時間之長,所學之豐,也是私塾或家傳比不了的。唐代的太學,雖然生源良莠不齊,但因為開放和廣泛,圖書和師資的雄厚,總有部分精英學有成就,脫穎而出,很多朝廷重臣和各地大吏,都曾在太學學習。日本著名遣唐使者...[繼續閱讀]
春去秋來,轉眼柬之已經20 歲了,太學的學習生涯也進入尾聲。這一年,唐朝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上?太宗親征,也沒能拿下。因天氣寒凍,安市城久攻不下,唐軍雖之前殺敵無數,但無功而返。依照慣例,戰爭之年是沒有科舉之事的,所...[繼續閱讀]
第二天就要考試,張柬之與李日知都不免有些緊張。當晚都沒有睡著,起身在院中散步。天氣有些寒冷,二人披著厚衣,還在搓著手。站一回,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這時候,復習已經不起什么作用了,兩人開始聊起閑話。李日知道:“還是孟將...[繼續閱讀]
第二日來到考場,張柬之心中倒是平靜。先試詩賦。柬之一看,原來是讓作四韻詩《賦得銅鏡正衣冠》,一看此題,柬之便曉得,是要引用皇帝之語而作詩。唐太宗曾有語夸魏征云:“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繼續閱讀]
“秦中自古帝王州”。唐都長安,全城周圍72 里,皇宮在城北。當年這座名城,比羅馬、米蘭、威尼斯等城市更宏大,面積超過現在的西安六倍。長安的勝地名區,一日一夜也說之不盡。其曲江花月,渭濱煙樹,韋曲樊川,占盡風流。溫泉之麗...[繼續閱讀]
唐朝進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資格。要想步入仕途,平步青云,還有吏部的選官考試需要通過。吏部銓選之前,還有待選的重要環節。張柬之向吏部報到。他明白,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六科,進士、明經的考生最重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