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商業中心南京東路上的百年老店“——“南洋”,是名聞遐邇的衫襪大王?!澳涎蟆钡那吧硎恰皬V升祥廣貨店”,創建于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1916年10月,當時的經理張劭棠為迎合民眾“愛國貨”的心理,在廣東路366號分設了...[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坐落在上海商業中心南京東路上的百年老店“——“南洋”,是名聞遐邇的衫襪大王?!澳涎蟆钡那吧硎恰皬V升祥廣貨店”,創建于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1916年10月,當時的經理張劭棠為迎合民眾“愛國貨”的心理,在廣東路366號分設了...[繼續閱讀]
萬升醬園,創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距今已有130年歷史,由江蘇瀏河人張梓祥投資1萬銀元開設。張氏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深知從事醬業既利厚又為人民生活所必需,不受百業蕭條的影響。他先購置原法租界東新橋(今延安...[繼續閱讀]
福州路菜場地處上海鬧市中心,是一家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全市最早建成的室內菜場?,F有職工376人,經營蔬菜、肉食、水產、家禽、蛋品、豆制品、熟食、烤禽、醬菜、調味品、水果等各種副食品。每天接待顧客數萬人次,還供應企事...[繼續閱讀]
在本世紀上半葉的上海,許多本幫菜館都樹著“老正興”招牌,據說多達120家,弄得大家真假難分。究竟誰家是首創的正宗“老正興”呢?它的菜肴又有什么特色?這就需要從頭說起。上海外幫菜館大都為軍閥、官僚或外地富豪所開設,他...[繼續閱讀]
人參一向是由中藥店經營的,過去主要用于飲片配方,很少有人單獨購服。隨著參茸經營業務的發展,才從中藥店分離出來,逐步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行業。德昌參店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蘇州開辦,清同治七年(1868年)在上海南市小東門設...[繼續閱讀]
鴉片戰爭后,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外國的鐘表開始進入中國。當時上海出現了多家鐘表經營商店,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孫廷源開設的“美華利”和法國僑民霍普兄弟開設的“亨達利”?!昂噙_利”創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業主為法國人...[繼續閱讀]
上海佳味速凍食品廠是一家專門生產南翔小籠饅頭的企業,年產量1200噸,不僅行銷上海市內外,而且還出口香港、澳門、日本、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南翔小籠饅頭,又稱南翔小籠包,于清朝同治年間,由黃明賢創建...[繼續閱讀]
當漫步上?!按笫澜纭?走近寧海東路云南路口時,就會被一長排整潔的柜臺所吸引,各種肉類、禽蛋、水產、蔬菜、豆制品等柜臺,從云南路橫穿廣西路、浙江路、福建路、山東路等7條馬路直至盛澤路,長達562米。這就是上海開設最早...[繼續閱讀]
上海錢萬隆釀造廠是一家生產工藝先進、產品輻射面廣、管理嚴格的醬油生產企業。它的前身是上海浦東張江柵“錢萬隆醬園”,創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錢萬隆醬園,最初是由上海浦東張江柵(即川沙張江鎮...[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