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社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著名的文學社團,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于日本東京。初期主要成員有郭沫若,郁達夫、田漢、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王獨清、穆木天等;后期主要成員有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李鐵聲、陽翰生...[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創造社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著名的文學社團,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于日本東京。初期主要成員有郭沫若,郁達夫、田漢、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王獨清、穆木天等;后期主要成員有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李鐵聲、陽翰生...[繼續閱讀]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新月社是一個組織松散、創作傾向復雜而影響較大的資產階級文學社團和流派。它的絕大多數成員是英美留學生,主要有徐志摩、胡適、聞一多、朱湘、梁實秋、陳源(西瀅)等,他們受西方唯美主義思潮的影響較深...[繼續閱讀]
鄉土文學指那些描寫故鄉農村的人事,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懷鄉情調的作品。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批鄉土文學作品誕生于二十年代中期。那時,一批入世未深的知識青年,大都為生活所迫,離開故鄉,流落異地,在北京求學或就業。他...[繼續閱讀]
“孤島”文學,指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后處于“孤島”的文學運動。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以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上海文學界同軍民一起立即投入了戰斗。但到十一月十二日,國民黨守軍西撤,上海淪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繼續閱讀]
七月詩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的一個流派。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胡風在漢口主編出版了《七月》半月刊,這是當年九月十一日在上海創刊的《七月》周刊的續辦(周刊于九月二十五日出到第三期就因為不能發行到外地,以及...[繼續閱讀]
荷花淀派是以孫犁為代表的、以描寫冀中人民的革命斗爭生活為中心的、具有獨創藝術風格的文學流派。它發端于四十年代的抗日烽火之中、形成于五十年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生于一九一三年。高中畢業后曾...[繼續閱讀]
山藥蛋派是以趙樹理為首,以馬烽、西戎、束為、孫謙、胡正等為骨干的山西作家群,他們經過長期的有意識的藝術追求而形成的一個文學流派。山藥蛋派誕生于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四十年代初期,他們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從山西...[繼續閱讀]
騎士文學指伴隨騎士制度而產生的一種封建貴族文學。它盛行于十一至十三世紀西歐封建制度最鞏固繁榮的時期,遍布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瑞士等,以法國流行為最盛。它的作者是封建貴族,作品的內容都是描寫騎士愛情和冒...[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