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為浙省通商口岸之一,商業之繁盛除杭州省城外,在浙東西無與比倫者,商業興盛,故錢業亦隨之而發達。惟寧波錢商之習慣,多與他處不同,其最特異者,為各商家逐日收付款項,均系過賬辦法(俗稱寧波為過賬碼頭),絕無現款之進出,而...[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甬江為浙省通商口岸之一,商業之繁盛除杭州省城外,在浙東西無與比倫者,商業興盛,故錢業亦隨之而發達。惟寧波錢商之習慣,多與他處不同,其最特異者,為各商家逐日收付款項,均系過賬辦法(俗稱寧波為過賬碼頭),絕無現款之進出,而...[繼續閱讀]
商業之興衰,與人口之多寡為正比例。吾甬十余萬人民,商眾林立,進出口貨之運輸,水由巨輪直達滬江、溫州、臺州、象山、寧海、舟山、沈家門,以及普陀等處。陸由鐵道直達滬杭,及紹屬諸縣,交通便利,亦為商業繁盛原因之一。清道光...[繼續閱讀]
一、寧波金融市場的大概浙江有三大金融中心的城市:就是杭州、紹興和寧波,紹興是生產的區域,而寧波和杭州是近乎商業區,尤其是在上海未開商埠之前,杭州和寧波都占有國際和國內商業上的重要地位,若單以杭州和寧波相比較,則杭...[繼續閱讀]
(一)寧波金融業過去之概述寧波商業,素稱鼎盛。遜清咸豐年間,上海市場,尚未發達,東南沿海商業,寧波實執牛耳,當時流行市面之貨幣,除現銀外,厥惟銅錢。營金融業者,多以錢為中心貨幣。鑄錢之銅,向多取給云南。洪楊難作,滇道阻絕...[繼續閱讀]
一、寧波的地位依據《南京條約》,寧波于1843年開埠,寧波位于姚江與甬江交匯距離江口鎮海13英里,距離上海124英里,可以通航2000噸級的輪船。舊寧波的街市周圍是15華里的城墻,有6個城門與城外相通,輪船公司、銀行、稅關、大商店集...[繼續閱讀]
寧波為浙東商埠之一,縣治曰鄞縣,全縣人口共六十七萬余人,鄞縣本埠城廂內外約占二十六七萬人。位置在浙海之西濱,水陸交通,均頗便利。水道有甬江,西通慈溪、余姚,接于姚江再合曹娥而直達于紹興;東流入鎮??h界而出于海;東南...[繼續閱讀]
建設行政機關及建設委員會沿革鄞縣古為明州治,唐宋曾置市舶使司,以掌海舶互市事務。歷元明清,代有專官,惟所管止于稽征海舶,招徠遠商。自海關設置后,遂廢甬東司一職。遜清道光年間,辟為通商口岸之一,以江北岸為外人居留處所...[繼續閱讀]
寧波之商港地位,自開埠后即逐漸下降;“五口通商”已失去其現實性而成為歷史上的名詞。過去以寧波為吞吐地之錢江上游以及皖贛等處,因滬杭、南潯、江南、浙贛各鐵路之完成而轉移其運輸路線;寧波之貿易范圍,遂局促于鄞、鎮、...[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