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的有關人類環境的宣言。第一個關于保護人類環境的國際原則聲明——宣布了人類有權享有優良的環境,有責任為后代保護和改善環境。宣言申明,各國有責任確保其活動不致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引起損害,各國...[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的有關人類環境的宣言。第一個關于保護人類環境的國際原則聲明——宣布了人類有權享有優良的環境,有責任為后代保護和改善環境。宣言申明,各國有責任確保其活動不致對其他國家的環境引起損害,各國...[繼續閱讀]
用化學試劑配制成的水溶液,其成分與海水主要成分相同,常代替天然海水用于科學研究。人工海水與天然海水的差別是前者沒有懸浮物,有機物和生物物質。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如為了養殖生物,在人工海水中還可以加入某些營養鹽類...[繼續閱讀]
由于人類活動而引入環境的含硫有機化合物。進入海洋的主要渠道是工業污水排放和陸地徑流、氣溶膠輸送和降雨、船舶廢棄物投放和油船事故等。這類污染物來源廣、種類多,主要包括:(1)石油有機硫。原油含硫量為0.05—1.4%,多數為...[繼續閱讀]
亦稱容量性質。其數值與體系的數量成正比的性質。如體積、重量、熱容量、內能等等。此種性質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加和性,即整個體系的某種廣度性質是體系中各部分該種性質的總和。某種廣度性質除以總質量或摩爾數之后即為強...[繼續閱讀]
CHX3又稱鹵仿(haloform),一類多鹵代烴。三個相同或不同的鹵原子置換了甲烷分子中三個氫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常見的有三氯甲烷(氯仿,CHCl3)、三碘甲烷(碘仿,CHI3)、三溴甲烷(溴仿,CHBr3)等。存在于海水、河水、自來水和某些海洋生物中。...[繼續閱讀]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六個異戊二烯單位連結而成的化合物??蔀殒湢罨颦h狀結構。廣泛分布于植物、沉積物和少數動物中。海洋中典型的無環三萜是角鯊烯(1);環狀三萜類多為五環結構,作為微量成分普遍存在于海洋沉積物的類脂物中...[繼續閱讀]
CCl3F又稱一氟三氯甲烷,氟氯烷或氟利昂(freon)的一種。簡稱氟利昂-11或F-11。易揮發液體。沸點23.7℃。比重1.487(20/4°)。難溶于水?;瘜W性質極其穩定,不與酸和氧化劑作用。廣泛用作致冷劑和分散劑。無天然來源。為海水中檢出的一種...[繼續閱讀]
又稱干式氧化法,簡稱干法。在無水或干燥狀態下進行燃燒的方法。海水分析中用以氧化樣品中的有機物。為測定海水中溶解有機物和顆粒有機物中元素含量的一種氧化方法。一般是先使樣品脫水致干,殘留物在高溫燃燒系統(700—9...[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