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涂、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我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的洞庭湖、...[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我國濕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涂、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我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青海湖的鳥島、湖南省的洞庭湖、...[繼續閱讀]
中國的海洋國土由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組成,除渤海屬于內海不存在爭議外,其他3個海區都需要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鄰國合理劃分。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海岸線總長3784千米,其中陸地海岸線3024千米,總面積77284平方...[繼續閱讀]
礦產資源:截至1998年,我國已探明有儲量的礦種155種,其中能源礦產8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0種,水氣礦產3種,約占世界已探明礦產資源總量的12%,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世界上已知礦產在中國均已發現,中國是世界上礦...[繼續閱讀]
中國是一個擁有8億農民的大國,糧食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主要的糧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麥、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雜糧,如薯類和大豆、綠豆、豌豆等。水稻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一直占據...[繼續閱讀]
經濟作物,又稱工業原料作物,是指除了糧食、飼料、綠肥等作物以外其他各種作物的統稱。主要包括:棉花、麻類、蠶絲等纖維性作物;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胡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甘蔗、甜菜、甜葉菊等糖料作物;煙草、茶...[繼續閱讀]
東部沿海工業地帶:包括遼中南、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四大工業基地,以及青島、連云港、溫州、福州、廈門等沿海開放港口城市。這個地帶擁有眾多的港口和航空港,對內對外交通十分便利,是中國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繼續閱讀]
交通樞紐是在兩條或者兩條以上運輸線路的交匯、銜接處形成的,具有運輸組織與管理、中轉換乘及換裝、裝卸儲存、多式聯運、信息流通和輔助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性設施。根據運輸方式可以分為鐵路樞紐、水運樞紐、公路樞紐、航...[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