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名。張忱石、吳樹平編。按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編制。收列《二十四史》中有正傳、附傳的人物姓名,按四角號碼檢字法編排,姓名下注明見某史某卷和點校本冊數、頁數。...[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索引名。張忱石、吳樹平編。按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編制。收列《二十四史》中有正傳、附傳的人物姓名,按四角號碼檢字法編排,姓名下注明見某史某卷和點校本冊數、頁數。...[繼續閱讀]
指中國歷史上官藏書籍的十次大散亡。明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卷一中,于隋牛弘前所提“五厄”之外加附南北朝后書籍所遭之厄,遂成“十厄”。所加五厄為:隋大業十四年(618)煬帝被殺,圖書遭焚,一厄;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入...[繼續閱讀]
《舊唐書·經籍志》乙部正史類有《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后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共十三史。宋人加《南史》、《北史》...[繼續閱讀]
十三部儒家經典的合稱。漢代把《易》、《書》、《詩》、《禮記》、《春秋》稱為“五經”,唐代合《周禮》、《儀禮》、《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為“九經”,文宗開成年間刊刻石經加入《孝經》...[繼續閱讀]
舊時書坊稱流傳較廣的十種說部書。即,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第二才子書《好逑傳》,第三才子書《玉嬌梨》,第四才子書《平山冷燕》,第五才子書《水滸傳》,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第七才子書《琵琶記》,第八才子書《白圭志》...[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