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是13至14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充分繼承了宋以來的城市建筑傳統。有著布局規整的三重城。主要宮殿都是建在中軸線上,甚至還定有城市的中心點——中心之臺。城市西北倚崇山峻嶺為屏障,有永定河水系貫流其間。由于...[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元大都是13至14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充分繼承了宋以來的城市建筑傳統。有著布局規整的三重城。主要宮殿都是建在中軸線上,甚至還定有城市的中心點——中心之臺。城市西北倚崇山峻嶺為屏障,有永定河水系貫流其間。由于...[繼續閱讀]
明代建筑以磚城、宮殿最為突出。如南北兩京及其宮殿,均建筑得壯麗豪華。明成祖時,建筑之盛達到最高峰。今日所見的長城雄姿,即為明代所建。由于制磚業的發展,明代縣城城墻也都用磚包砌,民間建筑亦多使用磚瓦。這時期的官式...[繼續閱讀]
清朝世襲的皇室建筑師“樣式雷”家族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圖紙,絕大部分都是組群的總體平面圖,在每座房屋的平面位置上注明面闊、進深、柱高的尺寸、間數和屋頂形式,因而具體的結構和施工只須遵照《工程做法則例》進行工作。...[繼續閱讀]
明清生產性建筑,為了適應冶煉、紡織、造船、陶瓷等手工業的要求,規模不斷擴大。據記載,明代有高達一丈七、八尺(約5.40~5.70米),底部直徑三丈五尺(約11米),口部直徑一丈(約3.20米)的冶鐵爐,有能容納若干個高、寬各達5米的紡織機...[繼續閱讀]
所謂“民居”,是指古時遺存的相對“官式做法”而言的民間居住建筑。它與統治階級的宮殿、府邸、壇廟、陵墓、園林建筑不同,一般都是采用較經濟的手段,用廉價的材料,簡單的結構,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滿足生活及生產上的需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