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用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殿試,始分進士為甲、乙兩等。太平興國八年,分為三等,稱三甲,其第二等稱二甲。宋朝時每科所分甲數及每甲所取人數皆不固定。太宗端拱元年(988)、二年取進士皆未分甲,而淳化三年(992)御試進士...[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官制用語。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殿試,始分進士為甲、乙兩等。太平興國八年,分為三等,稱三甲,其第二等稱二甲。宋朝時每科所分甲數及每甲所取人數皆不固定。太宗端拱元年(988)、二年取進士皆未分甲,而淳化三年(992)御試進士...[繼續閱讀]
官秩等級。西漢多指縣級政府機構地位較高的屬吏,如縣丞、尉,稱為長吏,授予銅印黃綬。東漢時中央政府機構令史之屬、四百石和三百石長相的屬吏丞、尉及障塞尉、諸陵校尉長等皆二百石。月俸三十斛。三國兩晉南北朝沿用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