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1669)初春,一伙兒身著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馬褂,頭戴黑布小帽的中年男子行走在前門大街上。清代初期的北京,溫度比現在低得多,明明已經過了立春,但吝嗇的柳枝依然不肯吐出綠芽,只是在夾雜著黃沙的北風中凌亂地飛舞著...[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康熙八年(1669)初春,一伙兒身著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馬褂,頭戴黑布小帽的中年男子行走在前門大街上。清代初期的北京,溫度比現在低得多,明明已經過了立春,但吝嗇的柳枝依然不肯吐出綠芽,只是在夾雜著黃沙的北風中凌亂地飛舞著...[繼續閱讀]
雷發達是南康府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縣梅棠鎮新莊雷家村)人,出生于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1619)。雷家是江西有名的工匠世家,明朝初年朱元璋修建南京皇城時,他們的祖先雷本端就憑借自己高超的木工手藝而參與其中。到了嘉靖年間,雷...[繼續閱讀]
康熙朝(1662—1722)時國內基本安定下來。全國上下百廢俱興,年過四十的雷發達終于迎來了施展自己抱負的良機。雷發達聯合雷家兄弟,在南京組建了以自己為首的雷家班。雷家班既能設計建筑,又擅長木工活兒,能獨立承包建房子的全套...[繼續閱讀]
仰賴大運河的發達水路網絡和朝廷的征召命令,雷發達一行人乘著快船,日夜兼程,一路暢通無阻,不消二十天工夫就抵達了京城。一行人到京城后,先被統一安排在了前門大街上的會館暫住一晚。第二天大清早,眾人還沒緩過乏來,就要一...[繼續閱讀]
小胡子官員名叫郭二,年齡不過二十幾歲,因是順治朝(1644—1661)工部尚書郭科的同族親戚,而被授予一個七品官職,在工部任職。他此番得知要重修太和殿,特意申請調來主管木構件制作事宜,就是為了立功升官的。郭二木工手藝一般,不過...[繼續閱讀]
太和殿舉行上梁儀式這天,康熙皇帝親臨現場觀禮,工部和內務府的主要官員都侍立左右。太和殿前張燈結彩,揚幡張旗、裝點一新,門前貼著的一幅燙金對聯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上聯:“喜逢黃道日”,下聯:“欣遇紫薇星”,橫批:“紫...[繼續閱讀]
吳達禮趕到頂梁大柱跟前時,雷發達剛從屋梁上下來,正要脫下官服還給郭二,吳達禮趕緊說道:“別脫!皇上要見你?!崩装l達見到尚書都有點哆嗦,一聽要見皇上,腦子里突然“嗡”的一聲,暈頭暈腦地跟著吳達禮往前走。雷發達在皇帝面...[繼續閱讀]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雷金玉的木工手藝突飛猛進,幾年后就參與修建了清代第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暢春園。在暢春園正殿“九經三事殿”的上梁儀式上,康熙皇帝眼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蹭蹭蹭”上了房梁。在他的指揮下...[繼續閱讀]
雷金玉抱起剛出生的雷聲澂,不禁老淚縱橫,心中升起了無限的期盼。不過年過古稀的雷金玉對自己的身體有著清醒的認識,自知命不久長,需要早做打算。于是,他強打精神,登門探望生病在家的樣式房二號人物——郭學禮。郭學禮的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