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毒事件具有突發性,因此要做到“快、準、全”???要求反應要快、奔赴現場要快、救治病人要快、采取控制措施要快;準,要求到達現場,初步了解情況后,能正確地提出現場應開展的工作,正確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并正確提出結論...[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由于中毒事件具有突發性,因此要做到“快、準、全”???要求反應要快、奔赴現場要快、救治病人要快、采取控制措施要快;準,要求到達現場,初步了解情況后,能正確地提出現場應開展的工作,正確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并正確提出結論...[繼續閱讀]
(一)接報告登記制度接到中毒事件的報告電話后,要詳細記錄事件發生地點、時間、主要病征、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年齡、性別、職業、可能的原因、采取措施、現狀和趨勢等。并向領導匯報,同時核實有關情況。重大中毒事件要及...[繼續閱讀]
(一)應急組織的管理1.應急組織建立的有關文件、活動記錄;2.應急調查處理組織及其職責分工等落實情況。(二)應急技術和物資管理1.應急預案及執行情況記錄;2.培訓、考核、演練方案和記錄;3.儀器設備、物資儲備種類、數量及完好狀...[繼續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等食品衛生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標準等規定,國家實行涉及于主權國家管轄所有領域之內的食品衛生監督制度。目的是保證食品衛生,使食品達到供人食用的要求。...[繼續閱讀]
(一)預防性衛生監督結合專業參見第五章和第六章。(二)經常性衛生監督經常性衛生監督一般分為定期監督檢查、不定期監督檢查和專項監督檢查,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具體為:1.根據監督檢查的需要,做好檢查前準備工作,攜帶必要的取證...[繼續閱讀]
根據檢查的方式,可分為定期監督檢查、不定期監督檢查和專項監督檢查三種。(一)食品生產加工衛生的監督檢查1.環境衛生1)食品生產企業周圍無污染源。生產區與有毒、有害場所需保持規定的距離;2)有暢通的排污下水道,污水排放符...[繼續閱讀]
(一)食品衛生監督的依據1.食品衛生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1995年10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屆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施行)。2.衛生行政規章1)《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1995年6月2日衛生部令第41號發布施...[繼續閱讀]
食品衛生監督的效果評價是以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作為總體目標,包括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如甲型肝炎、痢疾、傷寒、霍亂等)的發病率,其指標要求是零。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越低,表明食品衛生合格率越高,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