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療腎炎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啟發,就是覺得中醫學內容豐富,研究要費很大工夫,學習中醫并不是很容易的。當然,入門不難,精通也能辦得到,但是必須進行艱苦而持久的努力。中醫學講理、法、方、藥,但所謂理,就有歷代各家不同的...[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從治療腎炎的過程中,我得到了啟發,就是覺得中醫學內容豐富,研究要費很大工夫,學習中醫并不是很容易的。當然,入門不難,精通也能辦得到,但是必須進行艱苦而持久的努力。中醫學講理、法、方、藥,但所謂理,就有歷代各家不同的...[繼續閱讀]
十二經病候最重要的問題是,它的臨床價值究竟如何?我們在診治疾病時是否應用它?眾所周知,中醫臨床治療,首先要辨明病證的臟腑和經絡以及表里、寒熱、虛實的情況,而十二經病候就是臟腑、經絡等辨析的具體記述。試以臨床最常...[繼續閱讀]
經絡在人體生理正常情況下起著輸轉氣血、運行營衛、聯系臟腑、濡養組織等重要作用。當機體發生異常變化時,經絡可反映病候;當病邪侵襲人體時,經絡還具有傳導的作用;在應用針灸或藥物施治時,經絡有接受和傳遞刺激的作用;在...[繼續閱讀]
我國元代醫學家王好古曾經寫過一本醫書,書名起得很好,叫做《此事難知》。他的用意是,醫學這門學問很深奧,如對人體生理功能、疾病機制以及治療法則的了解,一般醫家都很難說能有真知灼見。王氏自謂:讀書已經幾十年,雖然是寤...[繼續閱讀]
如上所述,說明醫學領域里,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很多,有待于我們的思考、實踐和刻苦鉆研。這當然是一項極為艱巨而又是義不容辭的任務。但是,我們的研究也并非是從零做起,中醫學這個偉大的寶庫在歷代醫家的長期實踐中已經為我...[繼續閱讀]
上述處方,為景岳新方八陣中的和陣第一方金水六君煎而加重其劑量者,景岳用以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之證。長樂陳修園在他所著的《景岳新方砭》中對本方曾經大肆抨擊,陳氏說:“若用當歸、熟地之寒濕助其水飲,則陰霾四布,水勢...[繼續閱讀]
辨證論治的內涵簡言之,無非理、法、方、藥四端,為醫者最緊要處,即理宜深究,法應變化,方不拘泥,藥貴精選。所謂理,即對致病機理的深入研究。疾病的機理錯綜復雜,變化萬端,古今醫家識病各執一理,是非曲直,實難判別。我們目前所...[繼續閱讀]
目前中醫所治之病往往是迭經西藥“三素”(抗生素、激素、維生素)處理過的病,這些藥對病雖有一定療效,但有些頗為“霸道”的藥,對人體正氣造成一定損害。故凡治病必先問清過去用過什么藥、有什么反應等治療經過,然后結合病...[繼續閱讀]